感染性腹泻症状多样,典型症状有腹泻(病毒性多为水样便,细菌感染可呈黏液便、脓血便,寄生虫感染粪便有特殊表现)、腹痛(病毒感染较轻,细菌感染剧烈,寄生虫感染为慢性隐痛)、呕吐(早期频繁,儿童发生率高)、发热(病毒感染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细菌感染可高热);伴随症状包括脱水(分轻、中、重度,儿童、老人等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血症)及全身症状(乏力、肌肉酸痛等);特殊人群表现各有不同,儿童症状更严重,易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高热惊厥;老人症状不典型,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且恢复慢,还可能加重基础病;孕妇要考虑对胎儿影响,严重腹泻可能致流产或早产;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状严重、病程长,易机会性感染。
一、典型症状
1.腹泻:是感染性腹泻最主要的症状,根据病原体不同,腹泻的特点有所差异。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排便次数较多,一天可达数次至十几次不等。例如轮状病毒感染,患者每天腹泻次数可多达1020次。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粪便性状可呈黏液便、脓血便等。如痢疾杆菌感染,患者会排出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粪便可能会有特殊的表现,如阿米巴原虫感染,粪便呈果酱样。
2.腹痛: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病毒性腹泻的腹痛相对较轻,多为阵发性隐痛。细菌感染引起的腹痛较为剧烈,呈绞痛样,尤其是在排便前疼痛会加剧。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通常为慢性隐痛,持续时间较长。
3.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在疾病早期,呕吐可能较为频繁,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减轻。儿童患者由于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呕吐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4.发热:感染性腹泻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细菌感染时,发热程度可能更高,可达39℃甚至以上。例如伤寒杆菌感染,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热。
二、伴随症状
1.脱水: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患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时,患者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稍差。中度脱水时,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重度脱水可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意识障碍等。儿童、老年人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脱水,且脱水进展较快。
2.电解质紊乱:腹泻和呕吐还会导致电解质丢失,引起电解质紊乱。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乏力、腹胀、心律失常等症状。低钠血症患者可出现头痛、嗜睡、抽搐等症状。
3.全身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有关。
三、特殊人群表现
1.儿童: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可能更为严重,由于其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腹泻和呕吐更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外,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儿童可能还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症状。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感染性腹泻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老年人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更高,恢复也相对较慢。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感染性腹泻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
3.孕妇:孕妇感染性腹泻时,除了要关注自身的症状外,还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腹泻和呕吐可能会导致孕妇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此外,严重的腹泻还可能诱发宫缩,导致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后果。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性腹泻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病程也可能更长。这类患者更容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导致病情复杂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