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腹痛、尿频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或结石(如输尿管结石)引起,需通过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一般处理包括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就医时,泌尿系统感染需抗感染治疗,结石则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
(一)泌尿系统感染
1.膀胱炎
发病机制: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细菌容易上行感染膀胱。例如,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可经尿道进入膀胱,引发炎症反应。膀胱炎患者除了左下腹痛、尿频外,还可能出现尿急、尿痛,尿液可呈浑浊状,可能伴有异味。
年龄性别因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育龄女性相对更易患膀胱炎。这与女性的生理结构特点密切相关,且性生活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肾盂肾炎
发病机制:多由膀胱炎上行感染累及肾盂所致,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除了左下腹痛、尿频外,患者还常伴有发热、寒战、腰痛等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异常。
年龄性别因素: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已婚女性、青少年女性等。
(二)泌尿系统结石
1.输尿管结石
发病机制:肾结石下降至输尿管形成结石,结石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输尿管痉挛,导致左下腹痛,同时可伴有尿频症状。疼痛多较为剧烈,呈绞痛样,可向会阴部放射。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与代谢、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长期饮水少、高钙饮食等人群易患输尿管结石。
二、相关检查
(一)尿常规检查
1.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时,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会升高,若有感染,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可超过5个。
2.红细胞:泌尿系统结石、感染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红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黏膜损伤出血。
3.细菌:泌尿系统感染时,可发现细菌计数异常。
(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1.目的:可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如肾脏、输尿管、膀胱是否有结石、占位等病变。
2.意义:对于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可清晰显示,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结石导致的左下腹痛、尿频等症状。
(三)尿培养检查
1.目的:如果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尿培养可以明确致病菌种类,从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2.意义: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确定具体的病原菌,如培养出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可针对性进行抗感染治疗。
三、应对建议
(一)一般处理
1.休息: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
2.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减轻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也有利于防止结石进一步形成或促进小结石排出。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左右。
3.注意个人卫生:女性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二)及时就医
1.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出现左下腹痛、尿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尿常规等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一般会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患者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2.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如果考虑输尿管结石等情况,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出现左下腹痛、尿频时,家长要高度重视。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可能症状不典型,除了上述症状外,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等表现。要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因为儿童泌尿系统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等。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减少儿童的痛苦。
2.孕妇:孕妇出现左下腹痛、尿频要特别谨慎。孕妇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所以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多饮水,注意会阴部卫生。
3.老年人:老年人出现左下腹痛、尿频时,可能存在多种潜在疾病。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等疾病可能发展较快。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营养支持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