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引起眼底出血

来源:民福康

眼底出血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眼部局部病变(如视网膜裂孔、脱离、葡萄膜炎、眼外伤),此外还有年龄因素、生活方式、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他因素;针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分别给出定期检查、控制病情、关注症状等温馨提示,以预防和应对眼底出血问题。

一、血管性疾病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眼底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导致血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中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尤其是那些有家族遗传史、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的人。高血压患者眼底出血多表现为火焰状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引起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基底膜增厚,导致微血管渗漏和闭塞,进而引发眼底新生血管形成和出血。糖尿病患者眼底出血的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加,一般患病10年以上的患者,眼底病变发生率可达50%左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可表现为点状、斑状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大片的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积血。

3.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由于视网膜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视网膜出血。其病因与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高凝状态等有关。中老年人多见,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视网膜静脉阻塞可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缺血型预后较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眼底出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4.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会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引起视网膜组织坏死和出血。常见病因包括栓子栓塞、血管痉挛、血管壁病变等。患者多有心血管疾病史,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视网膜动脉阻塞起病急骤,视力突然下降,眼底可见视网膜灰白色水肿,动脉变细,有时可见栓子。

二、血液系统疾病

1.白血病: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引起眼底出血。白血病患者眼底出血可表现为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积血,同时还可能伴有视网膜浸润、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改变。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数量减少。当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出血倾向,包括眼底出血。患者可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眼底出血多为点状或片状出血。

3.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或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的外伤或自发性出血都可能导致眼底出血。血友病患者眼底出血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出血往往较为严重,且难以止血。

三、眼部局部病变

1.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是由于视网膜组织变性、玻璃体牵拉等原因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出现裂孔。裂孔形成后,玻璃体中的液体可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引起视网膜脱离和出血。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轴长延长,视网膜变薄,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此外,眼外伤也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形成。

2.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视网膜脱离时,视网膜下液积聚,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破裂出血。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包括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牵拉、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等。中老年人和高度近视患者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发人群。视网膜脱离引起的眼底出血可表现为视网膜下出血或玻璃体积血。

3.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指葡萄膜组织的炎症,可由感染、自身免疫、外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炎症可导致葡萄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眼底出血。葡萄膜炎患者除了眼底出血外,还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眼底表现有所不同,如前葡萄膜炎可出现房水闪辉、角膜后沉着物等,后葡萄膜炎可出现视网膜脉络膜渗出、出血等。

4.眼外伤:眼部受到外力撞击、穿刺伤等外伤时,可直接损伤眼底血管,导致出血。眼外伤引起的眼底出血程度和范围与外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轻度外伤可能仅引起视网膜少量出血,严重外伤可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大片出血,甚至眼球破裂。

四、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底血管会逐渐发生老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老年人眼底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2.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此外,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等也可能诱发眼底出血。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凝药(如华法林)、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增加眼底出血的可能性。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

4.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可能会伴有眼底血管异常,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定期测量血压、血糖,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情。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并及时治疗。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如果已经出现眼底病变,应根据病情增加检查频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免加重眼底病变。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可能会导致血压、血糖波动,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儿童:儿童眼底出血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眼底疾病等,也可能发生眼底出血。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如果孩子出现视力异常、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避免孩子眼部受到外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病变或是本身患有眼部疾病导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眼睛眼底出血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若您出现眼底出血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若您是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引发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可以进行保守观察,在出现症状后再采取治疗措施,比如发生黄斑水肿后可以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若您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要注意止血,在出血停止后要对症进行活血
眼底出血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一般自愈的可能性比较低。眼底出血患者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眼底出血的原因,对因采取治疗措施。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避免从事任何的重体力的活动。其次也需要维持血压稳定,避免情绪激动。若是眼底出血量比较大或者是出血时间比较长,患者可以遵医嘱采用止血剂治疗或者是通过激光的方式治疗,控制眼底出血。平时多注
糖尿病眼底出血会不会瞎?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底病变最严重的一个结果就是会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如果表现出眼底出血,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干预,导致眼底功能区不断地被破坏,最终是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的。由于眼底出血的原因及部位不同,预后及对视力影响也不一样。有条件的话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不需要过度担心。
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控制血压是治疗因高血压造成眼底出血的关键。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福平、硝普钠、普萘洛尔等治疗,可降低血压,控制病情。当眼底出血较多时,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手术可减少视网膜损伤,减少出血。症状较轻时,可不作特殊治疗。
眼底出血原因有哪些?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全身性疾病以及眼部病变两种类型。全身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这类患者主要是由于原发病控制不稳定导致的。而眼部病变的病因是相对较多的,比如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瘤等疾病,都可能会引起眼底出血症状。除此之外,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外伤引起玻璃体脱
眼底出血自己能吸收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量比较小的情况下,是可以自行吸收的。但如果致病因素还没有及时得到消除,自行吸收结束后还是会再次出血的。其次,眼底出血量比较大时,也很难自行吸收。因此在出现眼底出血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去医院眼科检查,确定眼底出血原因和出血量。若是眼底出血量比较小,患者多注意休息,定期复查即可。出血量比较大时,还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需要根据出血的原因具体分析。如果患者只是眼底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少量出血,且没有影响到患者的视力,一般是不要紧的,可以通过多休息或者使用药物促进血液的吸收。如果患者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大出血或者是眼底肿瘤、颅内肿瘤破裂引起的出血,则比较要紧,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并进行止血,必要时
哪些疾病会导致眼底出血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是眼部的一个症状,而不是疾病。造成眼底出血的疾病主要分为全身疾病和眼部疾病。全身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病等造成的眼底出血;眼部疾病由于眼底血管破裂造成出血,如视网膜静脉阻塞性出血、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及老年性黄斑变性出血、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网膜渗血、视网膜裂孔牵拉血管出血、眼底血管发炎造成
眼底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可能是玻璃体出血所导致,多是因为局部的血管破裂、炎症病变或者肿瘤因素所导致的不适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视力,导致其视力下降。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时候,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数值控制不佳的时候,也会出现高血压眼底出血。患者本身有高度近视,容易引发黄斑出血而导
眼底出血有什么治疗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治疗,例如高血压造成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厄贝沙坦等药物控制血压,大多数患者血压恢复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若患者因为视网膜脱离出现的症状,需要尽早就医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方式修补视网膜改善出血问题。患者无法确认病因时需要就医进行眼部超声
糖尿病眼底出血怎么办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出血很轻,造影显示没有明显形成视网膜无灌注区,不需要机进行特别处理,只需要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即可,空腹血糖稳定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控制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标准,造影没有显示严重视网膜病变,出血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面积比较广泛,程度较重,每个眼底视网膜象限都有眼底出血,考虑是否需要激光处理。如
眼底出血是怎么回事
李骏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眼底包含了眼球后部的所有组织,眼底的结构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眼底出血就是指这些部位发生的出血,很显然,正常的血管是不会出血的。这些出血的原因都是由于疾病引起了血管的异常而出现的出血,比如玻璃体出血,实际上玻璃体是没有血管的,玻璃体里面的所有的积血都是由于视网膜病变的血管出血而导致的。而眼底是位于眼球深部的结构,并不是用肉眼
眼底出血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鲍红艳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的饮食禁忌是少吃或者不吃类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海产品等,还要适当补充镁及肉类,患者还应戒除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眼底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失明。
为什么会突然眼底出血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突然出现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第一、视网膜静脉栓塞,由于患者视网膜静脉中有血栓形成或受到压迫,导致静脉血液回流淤积,大量淤积在视网膜静脉内的血液会漏出血管外引起眼底出血。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上的小血管受到破坏,管壁不完整会使血液漏出,形成眼底出血。第三、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的管壁不健康会形成自发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原因造成,会导致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需要尽快通过药物治疗,促进出血吸收,例如可以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等。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无法将眼底出血吸收掉,并且眼底出血有牵拉视网膜,形成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时,则要通过手术治疗
眼底出血自己能吸收吗
李振东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可以逐渐自行吸收,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吸收快,而部分吸收慢。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较多,如眼外伤、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糖尿病、高血压、结缔组织病、风湿、类风湿等,可造成眼底视网膜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患者应积极治疗,关注视力情况,且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