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的形成是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久病伤肾、外邪侵袭等原因导致。
1、先天禀赋不足
部分人群由于先天体质原因,肾脏阳气就相对不足。例如,父母在备孕时身体状态不佳,或者母亲在孕期受到不良因素影响等,都可能导致胎儿先天肾阳亏虚。
2、年老体衰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肾脏也不例外。老年人肾气渐衰,肾阳也会随之不足。一般来说,男性在50岁左右、女性在45岁左右开始进入围绝经期等生理变化阶段,身体的阳气逐渐衰减,肾脏阳气不足的情况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肾脏的生理功能减退,阳气的生成和温煦作用减弱。在生活方式上,老年人如果长期缺乏适当运动等,会进一步加速肾阳的衰退。
3、久病伤肾
当人体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时,长时间的疾病消耗会损伤肾脏阳气。例如,患有慢性肾病、慢性心衰等疾病,疾病迁延不愈,会耗伤人体正气,其中包括肾阳。
4、外邪侵袭
外界寒冷之邪侵袭人体,容易损伤肾阳。比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人体受到寒邪侵犯,寒邪易伤阳气,若寒邪久滞不去,就会损伤肾脏阳气。从生活方式角度看,冬季不注意保暖、夏季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吃过多寒凉食物等)都可能导致外邪侵袭。
不同年龄的人群,年轻人若长期过度劳累,也可能影响肾阳;老年人本身阳气渐衰,再加上过度劳累,更易加重肾阳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