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便血的原因可能包括胃溃疡出血、胃癌、急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药物副作用等。
1、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受损较深,当溃疡侵蚀到胃壁的血管时,就可能引发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可能出现黑便,若出血量大、速度快,还可能排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同时常伴有规律性的胃疼,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
2、胃癌
胃癌发展过程中,肿瘤组织可能因缺血坏死而溃破出血。早期胃癌出血量一般较少,可能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随着病情进展,出血量增多,就会出现明显的便血,同时可能伴有上腹部隐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
3、急性胃炎
进食了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发急性胃炎。胃黏膜急性充血、水肿、糜烂,严重时会导致出血。患者会突然出现胃疼,疼痛程度不一,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可能带血,大便也可能呈黑色。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多见于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受到食物摩擦、腹压增高等因素影响时,曲张的静脉可能破裂出血。出血量大且迅速,常表现为呕血和便血,胃疼症状相对不典型。
5、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防御功能,增加出血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胃疼、胃部不适,同时伴有黑便等便血症状。
胃疼便血可能是多种严重疾病的表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自行判断病因或随意用药。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胃镜、粪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