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做常规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胎心监护、血液与尿液检测、感染筛查与免疫评估等检查。
1、常规体格检查
分娩前需测量孕妇的体重、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评估整体健康状态。医生会检查孕妇的宫高、腹围及胎位,确认胎儿是否入盆,并通过触诊判断子宫收缩频率与强度。若血压偏高可能提示妊娠期高血压,需进一步监测以预防子痫前期。
2、超声检查
通过腹部或阴道超声观察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羊水量,评估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匹配。重点检查胎盘位置(排除前置胎盘)、成熟度及脐带血流情况,若羊水过少或胎盘钙化可能影响胎儿供氧。超声还可确认胎位,若为臀位或横位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
3、胎心监护
使用胎心监护仪连续记录胎心率基线及变异情况,正常范围为110-160次/分。医生会观察胎动时是否出现有效加速(胎心率上升≥15次/分且持续≥15秒),若出现晚期减速或变异减少可能提示胎儿窘迫,需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如吸氧或终止妊娠。
4、血液与尿液检测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血红蛋白<110g/L需提前补铁)及血小板减少(增加产后出血风险),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阳性提示妊娠期高血压)及尿糖(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控制情况)。部分医院会复查凝血功能,确保产妇凝血机制正常以减少分娩时出血风险。
5、感染筛查与免疫评估
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及HIV抗体,若阳性需提前启动母婴阻断措施。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排查B族链球菌感染,若阳性需在分娩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感染。免疫评估包括血型鉴定(预防ABO溶血)及Rh血型确认,Rh阴性孕妇需备好抗D免疫球蛋白。
需要注意,若出现阴道流液、规律宫缩或胎动减少需立即就医。检查前穿宽松衣物便于暴露腹部,携带产检本及既往检查报告供医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