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相关因素包括多胎妊娠、临产后过强宫缩(如缩宫素使用不当)致羊膜腔内压力过高易使羊水进入母体循环且高龄产妇易受影响,人工破膜操作不当、胎膜早破(急产时几率高)及宫颈裂伤、剖宫产切口、前置胎盘等情况致胎膜破裂或血窦开放让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经产妇因分娩经历、高龄产妇身体机能变化等易增加相关风险。
一、羊膜腔内压力过高相关因素
多胎妊娠时,子宫腔内压力较高,易促使羊水通过子宫壁静脉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临产后过强的宫缩(如缩宫素使用不当等情况导致的过强宫缩),会使羊膜腔内压力超过静脉压,进而让羊水有机会进入母体血循环。高龄产妇由于身体机能相对有所变化,子宫等组织的状态可能更易在过高压力下出现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情况。
二、胎膜破裂相关因素
1.人工破膜:在分娩过程中进行人工破膜操作时,若操作不当等,可能使羊水经宫颈黏膜静脉进入母体血循环。经产妇相对初产妇,宫颈等组织的状态可能在人工破膜时更易让羊水有机会进入母体循环。
2.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时,羊水可通过胎盘附着处开放的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急产过程中胎膜早破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此时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风险相应增加,而高龄产妇在急产等情况下,自身身体状况对这种风险的承受能力可能较弱。
三、宫颈或子宫损伤处血窦开放因素
分娩过程中宫颈裂伤、剖宫产术时子宫切口处等存在开放的静脉或血窦,羊水可通过这些受损血管进入母体血循环。经产妇由于有过分娩经历,宫颈等部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基础,在分娩过程中更易出现血窦开放让羊水进入的情况;而高龄产妇子宫等组织的弹性等方面的变化,也可能使宫颈或子宫损伤处更易出现血窦开放导致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状况。另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不完全破裂等情况,本身就存在子宫血管等相关结构的异常,使得羊水更易通过这些异常的血窦等进入母体血循环,不同年龄的产妇在面临这些产科并发症时,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因自身身体状态不同而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