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食管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还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抗真菌药物常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慎选药物并关注营养,老年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营养支持,妊娠期权衡利弊谨慎选药。
一、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对于肥胖患者,应指导其合理减重,因为肥胖可能会增加腹压,导致胃酸等反流物更容易刺激食管引发霉菌性食管炎。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减少夜间反流。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
二、抗真菌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氟康唑,它是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口服氟康唑治疗;对于病情较重、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选择静脉给药。另外,伊曲康唑也可用于霉菌性食管炎的治疗,它同样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与氟康唑类似,但在某些真菌的抗菌活性上可能略有差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霉菌性食管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应谨慎选择抗真菌药物。一般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真菌药物,且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因为食管炎可能影响进食,需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以维持生长发育。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例如,氟康唑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时需调整剂量或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营养支持,防止因进食不足导致营养不良。
妊娠期患者:妊娠期霉菌性食管炎的治疗需谨慎权衡利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局部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局部涂擦),但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此时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