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有典型早期症状和非典型早期症状,典型早期症状包括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卧位等加重的烧心,及无恶心等情况下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的反酸;非典型早期症状有胸骨后等部位类似心绞痛的胸痛、间歇性渐加重的吞咽困难、咽喉部异物感等不适,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各有特点且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一、典型早期症状
(一)烧心
1.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引起。
2.表现特点: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烧心感可向胸骨后、颈部放射,部分患者在空腹时也可能出现,尤其在夜间睡眠中可能因烧心而醒来,这与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相似,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需家长观察其是否有哭闹、拒食等表现来判断。
(二)反酸
1.发生机制: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中可感觉到酸性物质。
2.表现特点:可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胃内酸性物质反流至口腔,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口苦等症状。对于儿童,可能出现呕吐物带有酸味,或频繁流口水等情况,这与儿童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出现反流有关。
二、非典型早期症状
(一)胸痛
1.发生机制: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神经,疼痛可放射至胸部,类似心绞痛,但本质不同。
2.表现特点: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或烧灼样痛等,疼痛程度不一。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需注意与心绞痛鉴别,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辅助区分。儿童一般较少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若出现可能需要更仔细评估。
(二)吞咽困难
1.发生机制:早期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炎症导致食管狭窄,引起吞咽时梗阻感。
2.表现特点:初期多为间歇性吞咽困难,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时均可能出现,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加重,发展为持续性吞咽困难。在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差异,儿童若出现吞咽困难,可能影响进食量,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需及时关注。
(三)咽喉部不适
1.发生机制:反流的胃酸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炎症反应。
2.表现特点:患者可感觉咽喉部有异物感、瘙痒感、灼热感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尤其是长期反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咽喉部慢性炎症改变。对于老年患者,咽喉部不适可能被忽视或与其他咽喉部疾病混淆,需仔细鉴别。儿童若出现咽喉部不适,可能表现为频繁清嗓子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