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在发病年龄、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特点、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特殊人群情况上有区别,乳腺增生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有周期性乳房疼痛及肿块等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有相应特征;乳腺癌各年龄段可发病,45-55岁相对高发,早期多为无痛性肿块,影像学及病理有不同特点,妊娠期和哺乳期也各有相关情况需注意鉴别。
一、发病年龄
乳腺增生: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较为常见,这与女性在这个年龄段体内激素水平相对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乳腺癌: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在45-55岁女性中相对高发,不过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可能与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环境因素等多方面有关。
二、症状表现
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一般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缓解,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胀痛、刺痛等,可触及乳房内片状或结节状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中等,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活动度较好。
乳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自查时发现乳房无痛性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乳头溢液(多为血性)等症状。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乳腺增生:乳腺超声检查可见乳腺腺体增厚,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乳腺X线检查可表现为乳腺腺体密度增高,结构模糊等,但一般无明显占位性病变的典型表现。
乳腺癌:乳腺超声检查可见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肿块,内部多为低回声,可伴有钙化灶,肿块后方回声衰减等;乳腺X线检查可见肿块影,多为不规则形,边缘有毛刺,可见细小钙化灶等。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区别
乳腺增生:病理上可见乳腺导管扩张、上皮增生、纤维组织不同程度增生等,增生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排列也无明显异型性。
乳腺癌:病理上可见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形态异型性明显,细胞核大、深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等,癌细胞可侵犯周围组织。
特殊人群情况
妊娠期女性:乳腺增生在妊娠期可能因激素变化而症状加重,但一般为生理性改变;而乳腺癌在妊娠期相对少见,但如果出现乳房异常肿块等情况也需警惕,由于妊娠期检查有一定特殊性,需谨慎选择检查方法。
哺乳期女性:乳腺增生可能与哺乳期乳汁淤积等因素相关,表现为乳房局部的胀痛等;乳腺癌在哺乳期发生相对较少,若哺乳期出现乳房肿块,需注意与乳汁淤积形成的肿块相鉴别,必要时需通过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