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后特有的多系统受累疾病,具高血压、蛋白尿等特征,与胎盘浅着床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有高血压(高龄、既往高血压孕妇风险高)、蛋白尿(生活方式影响体现),对母婴健康有影响,孕妇可致胎盘早剥等并发症,胎儿可致生长受限等,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需监测血压、蛋白尿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高危孕妇加强监测
一、临床表现方面
1.高血压表现:孕妇血压会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血压升高常呈持续性。在年龄方面,高龄孕妇相对更易出现子痫前期相关的血压异常情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等机体机能可能发生一定变化,影响血压的稳定调控。对于有既往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妊娠后子痫前期发生的风险也会增加。
2.蛋白尿表现:尿中出现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者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阳性。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等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可能影响蛋白尿的出现情况,但这是在原本有子痫前期病理基础上的一种表现体现。
二、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严重的子痫前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胎盘早剥、肺水肿、脑出血等。在性别方面,子痫前期主要影响妊娠女性,但不同个体对疾病的耐受等情况有差异。对于有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的孕妇,子痫前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因为肥胖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多种生理过程,加重子痫前期的病理损害。
2.对胎儿的影响: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还可能引起胎儿窘迫、早产等。在年龄因素上,高龄孕妇所孕育的胎儿出现相关不良结局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高龄孕妇自身身体机能及胎盘等情况可能不如年轻孕妇理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环境。
三、诊断与监测
1.诊断标准:依据孕妇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病史方面要详细询问妊娠相关情况、既往病史等;临床表现主要观察血压和蛋白尿情况;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超声等检查来全面评估孕妇和胎儿状况。
2.监测:需要对孕妇的血压进行密切监测,一般建议至少每周监测1次血压;对蛋白尿情况也要定期检测,如2-4周检测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同时,要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双顶径、腹围等指标,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生长受限等情况。对于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孕妇,更要加强监测频率和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