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有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婴儿肠套叠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包块;儿童肠套叠有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全身情况早期精神尚好,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精神萎靡等,体温早期正常,后期若有肠坏死等可发热;新生儿肠套叠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成人肠套叠症状相对不典型多与肠道器质性病变有关。
一、典型症状
(一)婴儿肠套叠
1.阵发性哭闹:多见于健康肥胖的婴儿,常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阵发性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间隔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又反复发作。这是由于肠套叠时肠系膜被牵拉,肠管痉挛引起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以上的婴儿肠套叠首发症状为阵发性哭闹。
2.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奶块或食物残渣,随后可呕吐胆汁样物,晚期可呕吐粪便样液体,这是因为肠套叠导致肠道梗阻,近端肠内容物无法通过,逆流入胃及食管。
3.血便: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是由于肠套叠处的肠壁血管被挤压,导致黏膜出血与肠黏液混合而成。
4.腹部包块: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包块,右下腹因肠套叠向近端推移,有空虚感。
(二)儿童肠套叠
1.腹痛:儿童可表述为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呈间歇性发作,缓解期儿童可玩耍如常,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
2.呕吐:与婴儿相似,早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呕吐胆汁或粪便样物。
3.血便:多数患儿有血便,可为果酱样便、黏液血便等,但出现时间可能较婴儿稍晚。
4.腹部包块: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位置依肠套叠部位而异,多在右上腹或腹部偏右侧。
二、伴随症状
(一)全身情况
1.精神状态:早期患儿精神尚好,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若肠套叠时间较长,可出现脱水、休克等表现,如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脉搏细速等。例如,肠套叠超过24-48小时,发生肠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时,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嗜睡、昏迷等。
2.体温:一般早期体温正常,若出现肠坏死、腹膜炎等情况,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
(二)不同年龄人群的特殊表现
1.新生儿肠套叠: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拒乳、呕吐、血便出现较晚且不典型,腹部包块不易触及,容易被忽视,病情进展较快,需高度警惕。
2.成人肠套叠:症状相对不典型,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血便多为果酱样便或血便,腹部包块不如儿童及婴儿易触及,常需借助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且成人肠套叠多与肠道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