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由肠道病毒引起,有反复发烧等表现,要监测体温,物理降温,及时就医,日常护理要注意饮食、口腔、休息,新生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出现反复发烧要立即送医。
一、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常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
二、反复发烧的处理方法
(一)监测体温
密切关注宝宝体温变化,当体温<38.5℃且宝宝精神状态较好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若体温≥38.5℃或虽体温<38.5℃但宝宝出现明显不适,需考虑使用退热措施。对于婴儿,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反应等情况,因为婴儿对发热的耐受与年长儿不同。
(二)物理降温
1.散热:解开宝宝过多的衣物,保持宝宝皮肤处于凉爽、通风的状态,以利于散热。比如选择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帮助身体热量散发。
2.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约10-15分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且擦拭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防止宝宝着凉。
3.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来降低局部温度,从而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宝宝反复发烧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3天)、体温过高(如持续高热超过39℃)、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时,需立即带宝宝就医,以排除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引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
三、日常护理要点
(一)饮食方面
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稀粥、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咽部不适。同时,要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因发热导致脱水。对于较小的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咳。
(二)口腔护理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后可以让宝宝用温水漱口,或者年龄较小的婴儿可以由家长用干净的纱布蘸取温水擦拭口腔,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缓解咽部疼痛。
(三)休息方面
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的情况,要更加谨慎对待。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本身身体状况相对较弱,对发热的耐受和应对能力较差。一旦发现新生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专业诊治,不能拖延,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