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可按内关穴、神门穴、至阳穴,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等位置,刺激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等缓解心绞痛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神门穴在腕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刺激需注意力度等;至阳穴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刺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等有改善作用,不同人群刺激需注意相关事项且有基础病史者刺激前最好咨询医生。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机制:有研究表明,刺激内关穴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机制起到一定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临床观察发现,刺激内关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缺血相关指标,如部分心电图参数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心绞痛患者,刺激内关穴都可能有一定的辅助缓解心绞痛的效果,但需注意,内关穴刺激只是辅助缓解措施,不能替代正规的心绞痛治疗。对于有明确冠心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刺激内关穴的同时,仍需遵循正规的药物治疗等方案。
神门穴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作用机制:神门穴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刺激神门穴可能通过调节心脏的神经传导等途径对心绞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刺激神门穴辅助缓解心绞痛时,都要注意刺激的力度和方法。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心绞痛患者,刺激神门穴需谨慎,最好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刺激不当导致不良影响。
至阳穴
位置: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机制:有研究显示,刺激至阳穴对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ST段改变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可能通过影响心脏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来发挥作用。不同年龄层的心绞痛患者刺激至阳穴时需注意,老年人皮肤相对较薄、敏感,刺激力度要适中;年轻人相对耐受度可能稍高,但也应遵循适度原则。有胸椎疾病等病史的心绞痛患者在刺激至阳穴前,最好先咨询医生,判断是否适合刺激该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