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自行终止妊娠,可能由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异常、免疫功能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父亲因素(精子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过多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导致,自然流产可致身体伤害,发生后应就医检查,有过自然流产史者再次怀孕前要全面孕前检查,孕期要健康生活、远离不良环境、定期产检。
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无论是父母双方染色体异常遗传给胚胎,还是胚胎自身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染色体突变,都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从而引发自然流产。例如,父母一方如果存在平衡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异常,就有可能传递给胚胎导致流产。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孕妇患有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炎症介质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流产;孕妇患有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儿缺氧,也会引起流产;孕妇患内分泌疾病,如黄体功能不全,女性黄体期分泌的孕酮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发育,据研究,约80%的早期流产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等也可导致流产。
生殖器官异常:子宫畸形,如子宫纵隔、单角子宫等,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空间;宫腔粘连会使子宫内膜受损,影响胚胎种植;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会改变宫腔内环境,阻碍胚胎生长。
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可攻击胚胎组织;同种免疫异常,孕妇对胎儿的免疫耐受不足,导致母体免疫系统攻击胚胎,也会引发流产。
不良生活习惯:过量吸烟、酗酒,孕妇大量吸烟饮酒后,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等有害物质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流产风险;孕妇过量饮用咖啡,咖啡因可能会对胚胎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流产几率。
父亲因素:精子染色体异常可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从而引发自然流产。
环境因素:孕妇过多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这些有害物质可损伤胚胎,导致流产。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流产对女性身体可能会造成一定伤害,如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如果发生自然流产,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染色体检查等,以明确流产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有过自然流产史的女性,再次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尽可能找到可能导致流产的因素并加以纠正,以降低再次流产的风险。同时,在孕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不良环境因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