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绝对禁忌症为患者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口腔局部急性炎症扩散期等严重炎症状态,会致极高风险或危及生命;相对禁忌症是轻度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可控制后谨慎拔,糖尿病等内分泌病需控指标,月经期、妊娠期、急性炎症期等需谨慎评估权衡;特殊人群中儿童拔牙要考虑替换等情况,老年人重评基础病,女性特殊时期如哺乳期要注意药物影响,有基础病史者如糖尿病要控血糖、肝肾疾病要评估耐受。
一、绝对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是指患者存在某些严重状况,使得拔牙会带来极高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必须避免拔牙的情况。
心血管系统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mmHg),近期(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此类患者拔牙时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例如,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拔牙,血压波动可能导致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血液系统疾病:急性白血病,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g/L),出血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如血友病未使用凝血因子纠正)等。这类患者拔牙后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或感染扩散,如急性白血病患者拔牙后可能因骨髓功能异常导致出血不止。
口腔局部急性炎症:如急性蜂窝织炎处于扩散期等严重急性炎症状态,此时拔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二、相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是指患者存在某些情况时,拔牙需要谨慎评估,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并非绝对不能拔牙。
心血管系统疾病:轻度高血压(血压在160-180/100-110mmHg),可在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后谨慎拔牙;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如阿司匹林等),需评估停药导致血栓形成风险与拔牙出血风险后再决定。例如,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若停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不停药拔牙则需做好止血准备。
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需控制在8.88mmol/L以下,血糖过高易引发感染,但并非绝对不能拔牙;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且心率正常时方可拔牙,否则易出现甲状腺危象。
月经期:女性月经期拔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但不是绝对禁忌,若必须拔牙,应尽量选择出血量少的时期,并做好止血措施。
妊娠期:妊娠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拔牙易导致流产或早产,中间3个月可在充分评估后谨慎进行拔牙操作,且需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风险。
急性炎症期:一般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但慢性炎症期可根据情况考虑拔牙,如慢性根尖周炎在炎症控制后可拔牙。
三、特殊人群的考虑
儿童:乳牙替换期拔牙需考虑乳牙与恒牙的替换情况,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拔牙时需更加轻柔,避免损伤恒牙胚;对于儿童的血液系统等疾病,需严格按照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规范评估拔牙风险。
老年人:需重点评估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如老年人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拔牙时需考虑术后呼吸道管理,避免因疼痛等导致呼吸道梗阻;心血管疾病需确保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拔牙。
女性特殊时期:除月经期、妊娠期外,哺乳期女性拔牙使用的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需谨慎选择药物或评估哺乳风险,尽量选择对婴儿影响小的拔牙方案。
有基础病史者:如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拔牙前需严格控制血糖,拔牙后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有肝肾疾病者,需评估肝肾功能对拔牙创伤的耐受能力,必要时术前术后进行相应的肝肾功能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