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是肾脏阳气虚衰致温煦功能减弱,有畏寒肢冷、面色白等虚寒表现及生殖、腰膝、二便等异常;肾阴虚是肾脏阴液不足致滋养濡润功能减弱,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虚热表现及生殖、腰膝、头晕耳鸣、咽干口燥等异常。
一、肾阳虚
(一)定义
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弱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肾、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
(二)主要表现及相关机制
1.虚寒表现
畏寒肢冷:肾阳不足,机体失于温煦,所以患者常感怕冷,四肢不温,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人群中可能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渐衰,阳虚体质相对更易出现。对于生活方式上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也容易损伤阳气,加重肾阳虚的畏寒表现。从机制上讲,肾阳亏虚,不能温养肌肉四肢,导致产热不足。
面色白:阳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发白无光泽。
2.生殖功能相关表现
男子阳痿早泄: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则生殖功能受影响,男性可能出现阴茎勃起困难、早泄等情况,这在性生活不节制、频繁手淫或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中更易发生,长期熬夜会耗伤肾气,影响肾阳功能。
女子宫寒不孕: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可出现宫寒,影响受孕,这种情况在有多次流产史、经期受寒等病史的女性中较为常见,流产会损伤肾气,经期受寒则易影响肾阳对胞宫的温煦。
3.腰膝酸软: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足,不能温养骨骼和腰部,所以患者常感腰膝酸软无力,年龄较大人群由于肾气渐虚,更容易出现这种腰膝酸软的表现,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肌肉骨骼劳损加上肾气不足,也会加重腰膝酸软症状。
4.二便异常
小便清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导致小便排出异常,出现小便量多且清稀的情况。
大便溏薄: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稀溏。
二、肾阴虚
(一)定义
肾阴虚是指肾脏阴液不足,滋养和濡润功能减弱所表现的证候。多因久病耗伤、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过服温燥劫阴之品等引起。
(二)主要表现及相关机制
1.虚热表现
潮热盗汗:阴虚则生内热,热扰营阴,导致夜间睡眠时出汗(盗汗),午后或夜间有低热(潮热),这种情况在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人群中较为常见,熬夜会耗伤阴液,劳累过度也会损伤阴精,从而引发肾阴虚的潮热盗汗表现。从机制上讲,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气,虚阳外浮则出现潮热,入睡后卫气行于里,不能固摄阴液,导致阴液外泄而盗汗。
五心烦热:患者自觉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这是由于阴虚生内热,侵扰手足心及胸中所致。
2.生殖功能相关表现
男子遗精早泄: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扰动精室,可出现遗精、早泄等情况,性生活不节制、过度手淫的男性易出现这种情况,过度的性活动会耗伤肾阴,导致相火妄动。
女子经少经闭:女性肾阴不足,血海失于濡养,可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有节食减肥史、长期精神压力大的女性易出现这种情况,节食减肥会导致阴血亏虚,精神压力大则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肾阴对血海的滋养。
3.腰膝酸软: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膝,也会出现腰膝酸软,但一般热象不如肾阳虚明显,多为隐痛。
4.头晕耳鸣:脑为髓海,肾阴不足,髓海失养,所以患者常出现头晕耳鸣的症状,年龄较大人群由于肾精渐亏,更容易出现肾阴虚导致的头晕耳鸣,而长期处于噪音环境、过度用脑的人群也会加重肾阴的耗损,诱发头晕耳鸣。
5.咽干口燥:肾阴不足,不能上承滋润咽喉,所以患者感觉咽干口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