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生疮由多种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包括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营养缺乏因素有维生素B族(尤其B)、维生素C缺乏;其他因素涉及环境、内分泌、不良生活方式(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这些因素会使口鼻部位防御功能下降或机体状态改变从而引发口鼻生疮。
一、感染因素
(一)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是引发口鼻生疮较为常见的病毒之一。例如,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常可导致口唇部位出现疱疹,进而表现为口鼻生疮的症状。人体在免疫力低下时,如发热性疾病后、过度疲劳等情况,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易被激活,从而引发感染,导致口鼻周围出现集簇性的小水疱,伴有疼痛等不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容易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出现口鼻生疮的情况,且在发热性疾病后等诱因下更易发病。
(二)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口鼻生疮。当口鼻部位的皮肤黏膜屏障受损时,如皮肤有微小破损等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表现为口鼻生疮。长期处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皮肤清洁不佳的生活方式下的人群,更易遭受细菌感染而出现此类问题。
二、营养缺乏因素
(一)维生素缺乏
1.维生素B族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核黄素)缺乏时,容易出现口角炎、唇炎等,进而可能发展为口鼻生疮的表现。维生素B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缺乏时会影响黏膜的正常代谢,导致黏膜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或出现局部代谢紊乱而引发病症。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如偏食、挑食,长期食用精细加工食品等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B族缺乏,从而增加口鼻生疮的风险。儿童若存在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易因维生素B缺乏而出现口鼻生疮情况。
2.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等作用,缺乏时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能力。当维生素C缺乏时,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下降,且黏膜组织的修复受到影响,也可能增加口鼻生疮的发生几率。一些节食减肥者、长期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不足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C缺乏。
三、其他因素
(一)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干燥、寒冷或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口鼻部位的皮肤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导致局部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口鼻生疮的发生可能性。例如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皮肤容易干燥,若不注意保湿,口鼻周围皮肤更易出现干裂等情况,进而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引发口鼻生疮。
(二)内分泌因素
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体内内分泌水平会发生变化。部分女性在月经前期可能会出现口鼻生疮的情况,这与内分泌的波动导致黏膜组织的敏感性改变等因素有关。育龄期女性受内分泌因素影响相对更为明显,在月经周期变化时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口鼻生疮的发生风险。
(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
1.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口鼻生疮等疾病的发生几率。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等导致过度劳累的人群较为常见,这类人群需注意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以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力。
2.吸烟饮酒:吸烟会对口鼻部位的黏膜产生刺激,影响黏膜的正常功能;过量饮酒会干扰机体的营养代谢等生理过程,降低机体的抵抗力。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口鼻生疮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长期吸烟者的口唇部位可能会出现色泽改变、黏膜受损等情况,增加感染风险而引发口鼻生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