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腰膝酸软冷痛(腰为肾之府,肾阳虚不能温养致此,中老年人等易出现)、男子性功能减退(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影响生殖功能,年龄增长等易致)、女子宫寒不孕(肾阳不足不能温暖胞宫,育龄期女性等易现)、精神萎靡(肾中阳气有振奋精神作用,肾阳衰则精神萎靡,老年人等易有)、畏寒肢冷(肾阳有温煦全身作用,阳虚则畏寒肢冷,儿童、老年人等易出现)、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肾主水液代谢,阳虚膀胱气化不利致此,老年人等易有)、面色晄白(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面部失于温煦滋养,各年龄段均可出现)。
一、腰膝酸软冷痛
表现及原理: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就会出现腰膝酸软冷痛的症状,且得温则舒,遇寒加重。从中医理论角度看,肾阳气不足,无法发挥温煦滋养作用,导致腰部及骨骼失于温养。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由于肾气渐衰,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劳累、久坐久站、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肾阳虚导致腰膝酸软冷痛的风险。对于女性,若有多次流产史等病史,也可能损伤肾气,引发该症状。
二、男子性功能减退
表现及原理:肾主生殖,肾阳虚则生殖功能受到影响,常见表现为阳痿、早泄等。肾中阳气不足,无法激发起正常的生殖功能活动。年龄上,随着年龄增长,男性肾气逐渐衰退,肾阳虚的发生率增加,性功能减退的情况相对更易出现;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会损伤肾阳,影响性功能;有慢性病史如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进而导致男子性功能减退。
三、女子宫寒不孕
表现及原理:女性肾阳不足,可出现宫寒,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肾阳不足,不能温暖胞宫,影响卵子的着床和发育。年龄上,育龄期女性若肾阳亏虚,易出现宫寒不孕;生活方式方面,过度节食、贪凉涉水等损伤肾阳,会影响生殖功能;有妇科病史如盆腔炎等,若未及时治愈,也可能损伤肾阳,导致宫寒不孕。
四、精神萎靡
表现及原理:肾中阳气有振奋精神的作用,肾阳虚衰,不能振奋精神,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神疲乏力的症状。从能量代谢角度看,肾阳不足,机体的能量代谢减缓,导致精神缺乏活力。年龄上,老年人肾气渐衰,更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生活方式中,长期过度用脑、压力过大等会耗伤肾阳,引发精神萎靡;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等,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阳不足,出现精神萎靡表现。
五、畏寒肢冷
表现及原理:肾阳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肾阳虚则温煦功能减弱,出现畏寒肢冷,即怕冷,四肢冰凉,且这种怕冷往往是全身性的,得热则缓。这是因为肾阳不足,不能有效产生热量来温暖机体。年龄上,儿童由于自身阳气未充,若保暖不当等易出现畏寒肢冷;老年人阳气渐衰,畏寒肢冷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中,冬季保暖不足、长期处于寒冷环境等会加重畏寒肢冷;有贫血等病史的人群,也可能因气血不足,推动血液运行无力,进而影响肾阳的温煦作用,出现畏寒肢冷。
六、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
表现及原理: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可出现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的症状。肾脏的气化功能失常,不能正常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年龄上,老年人肾气渐衰,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夜尿频多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中,睡前饮水过多等可能加重夜尿频多;有前列腺疾病等病史的男性,可能因肾阳不足,影响膀胱气化,出现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
七、面色晄白
表现及原理: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则面部失于温煦和滋养,可出现面色晄白的症状。从气血运行角度看,肾阳不足,推动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但老年人由于肾气渐衰更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抑郁、悲伤等情绪因素可能影响肾阳,导致面色晄白;有慢性肝病等病史,影响气血生成,也可能间接导致肾阳不足,出现面色晄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