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不可以不治疗。
牙髓坏死是指牙髓组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也可由外伤、化学刺激等引起。牙髓坏死后,牙齿失去了牙髓的营养供应,会变得脆弱,颜色逐渐变暗、发黑,影响美观。
更重要的是,牙髓坏死并非独立存在的疾病,其根管内充满坏死组织和细菌,这些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初期可能表现为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在咀嚼时有轻微不适;随着病情发展,会形成根尖周脓肿、肉芽肿或囊肿,此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咬合痛、叩痛,根尖区牙龈红肿,甚至形成瘘管,反复流脓。如果根尖周炎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严重影响颌面部的正常功能和结构,还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等,威胁生命健康。
此外,牙髓坏死的牙齿由于失去营养支持,质地变脆,在咀嚼过程中容易发生劈裂,一旦牙齿劈裂到牙根,可能需要拔除患牙,导致牙齿缺失,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还可能引起邻牙移位、对颌牙伸长等问题,破坏口腔咬合关系。
因此,牙髓坏死必须进行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组织和感染物质,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以消除根尖周炎症,保留患牙。如果牙齿破坏严重,无法通过根管治疗保留,则需要拔除后进行义齿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