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可能会导致胆绞痛、黄疸、胆管炎、肝功能损害、急性胰腺炎等情况出现。

1、胆绞痛
胆管结石容易卡在胆管内,刺激胆管平滑肌收缩,引发胆绞痛。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加重,可放射至右肩背部。这种疼痛往往较为剧烈,患者常难以忍受,严重时会大汗淋漓、辗转反侧,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黄疸
当胆管被结石堵塞,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就会逆流入血,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出现黄疸。患者会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色。黄疸不仅影响外观,还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伴有肝功能损害。
3、胆管炎
结石阻塞胆管后,胆汁淤积,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胆管感染,导致胆管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腹痛等症状,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进一步扩散,引起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
4、肝功能损害
胆管结石长期存在,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肝脏无法正常处理体内的毒素和代谢废物,会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长期肝功能损害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
5、急性胰腺炎
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处有共同通道,当胆管结石移动并堵塞共同通道时,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可激活胰酶,引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胆管结石引发的症状多样且严重,一旦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等不适,应高度警惕胆管结石的可能。不要自行用药缓解症状,以免延误病情,应及时前往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