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起病隐匿,儿童可现性格改变,成人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中期有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脑膜刺激征、脑神经受损等表现,小儿前囟可饱满;晚期意识障碍加深、频繁癫痫样抽搐、生命体征变化,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成人表述症状但易延误,免疫抑制人群症状不典型且进展快,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者需警惕。
中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如头痛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且进行性加重;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还可出现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同时,因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视神经乳头水肿,出现视力减退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脑神经受损症状,常见的是面神经受累,表现为面神经麻痹,出现口角歪斜等;小儿患者可能有前囟饱满、隆起等表现,这是因为小儿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能缓冲一定压力,使前囟表现异常。
晚期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深,由嗜睡、昏睡至昏迷。频繁发作癫痫样抽搐,若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长,会加重脑缺氧,进一步损害脑组织。患者还会出现去皮质强直等表现,生命体征也会发生变化,如呼吸不规则、脉搏微弱、血压波动等,最终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在年龄方面,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有时可能更不典型,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以哭闹、精神差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容易延误诊断;成人则相对更能表述头痛、呕吐等症状,但也可能因为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够而未能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免疫抑制情况(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等)的人群,患结核性脑膜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因为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机体对结核杆菌感染的反应不如正常人强烈,所以症状表现可能不如免疫正常人群典型。而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出现相关症状时需高度警惕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