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慢性并发症,严重程度因病变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周围神经病变可致感觉异常、运动神经受累;自主神经病变影响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系统;颅神经病变也较严重,年龄大、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者风险高,需严格控糖等早期干预,特殊人群要注意相关预防和照护。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异常:患者常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烧灼感等感觉异常,这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准确感知温度、疼痛等刺激,增加了烫伤、割伤等意外伤害的风险。据相关研究,约60%-90%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长期的感觉异常会干扰睡眠、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自理能力。
运动神经受累:严重时可导致肌肉无力、萎缩,影响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行走困难、平衡失调,增加跌倒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骨折等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系统:可引起心率变异性改变,导致静息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直立性低血压会使患者在站立时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严重影响其外出活动和日常安全。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消化系统:可导致胃排空延迟(糖尿病胃轻瘫),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
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颅神经病变
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较为严重,可引起视力下降、复视、面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和面部感觉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风险更高,病情也往往更严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减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关注血糖控制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预防因神经病变导致的跌倒等意外;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关注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病变时,要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和生活照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