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胆型肝炎有多种症状,包括黄疸相关的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改变;消化道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的不适或疼痛;还有瘙痒、乏力等其他症状,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有一定特点,有肝炎病史等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
皮肤巩膜黄染:这是淤胆型肝炎最突出的症状之一。由于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患者皮肤会呈现黄色,巩膜(眼白部分)也会变黄,且黄疸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可长达数周甚至数月。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相似,但儿童可能因皮肤较薄等特点,黄疸表现相对更明显。对于有肝炎病史或接触过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需高度警惕淤胆型肝炎。
尿色改变:尿液颜色会加深,呈浓茶色。这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经肾脏排泄时,胆红素随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发生变化。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尿色异常,但家长可观察到尿布被染黄等情况。
消化道相关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影响了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无论成年还是儿童患者,都会受到影响,儿童可能表现为吃奶量减少(婴幼儿)或吃饭量明显降低。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这与肝脏疾病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以及胆红素升高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本身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消化道症状,但这一症状主要是疾病本身引起。
肝区相关症状
肝区不适或疼痛:患者可感觉肝区有胀痛、隐痛等不适症状。肝脏肿大可能会牵拉肝包膜,从而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用手搔抓右上腹等。有肝炎病史的人群若出现肝区不适,要考虑淤胆型肝炎复发等可能。
其他症状
瘙痒:由于胆汁淤积,胆盐沉积在皮肤下刺激神经末梢,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出现瘙痒,但儿童皮肤瘙痒可能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等情况,需特别注意护理。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体力下降。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无论成年还是儿童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