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9周尿失禁可能正常也可能异常,正常情况有胎儿压迫致膀胱容量减小、激素变化致骨盆底肌肉松弛;异常情况包括泌尿系统感染致尿频尿急尿痛伴尿失禁、盆底肌损伤过重致尿失禁严重,孕妇需注意会阴部清洁,伴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产后关注尿失禁情况,持续异常则进行产后康复治疗。
一、可能正常的情况
1.生理原因
胎儿压迫:孕39周时,胎儿已较大,头部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小,从而出现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增大的子宫对盆腔内器官产生机械性压迫,使得膀胱受挤压,储尿功能受到影响,属于孕期常见的生理变化。对于大多数孕妇来说,这种由于胎儿压迫引起的尿失禁是正常的生理过程,随着分娩后子宫对膀胱压迫的解除,尿失禁情况通常会逐渐改善。
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使骨盆底肌肉松弛,这也可能导致尿失禁。激素的改变会影响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得肌肉对尿道的支撑作用减弱,进而出现尿失禁。这种情况在孕晚期较为常见,是身体为分娩做准备的一种生理调整,一般在正常分娩后,随着身体激素水平逐渐恢复,骨盆底肌肉功能也会逐步恢复,尿失禁情况会得到缓解。
二、可能异常的情况
1.病理因素
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孕妇在孕39周出现尿失禁的同时,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产生强烈的排尿冲动,从而出现尿失禁。此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尿液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因为泌尿系统感染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盆底肌损伤过重:如果孕妇既往有盆底肌损伤史,或者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盆底肌过度损伤,也可能导致孕39周时尿失禁情况较为严重。例如经产妇多次分娩可能会使盆底肌损伤积累,在孕晚期就更容易出现明显的尿失禁。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评估和相应的康复治疗。
对于孕39周出现尿失禁的孕妇,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发生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尿失禁的情况,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分娩后,也需要关注尿失禁情况是否持续,如果持续存在盆底肌功能障碍等问题,要及时进行产后康复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