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发病涉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肠道菌群失调。胰岛素抵抗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受遗传、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胰岛素分泌缺陷早期代偿性增加后期不足,与遗传、长期胰岛素抵抗、年龄、生活方式等有关;肠道菌群失调影响代谢,与2型糖尿病患者菌群组成结构不同、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有关,还与年龄、生活方式、家族史等相关。
相关因素: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胰岛素受体的功能或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功能;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是重要诱因,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释放的游离脂肪酸等物质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年龄也是一个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机体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抵抗有加重趋势;性别上,女性在某些特殊时期(如更年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胰岛素抵抗可能相对更易出现。
胰岛素分泌缺陷
早期代偿性分泌增加及后期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β细胞会尝试增加胰岛素分泌来代偿胰岛素抵抗,以维持血糖水平相对正常。但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从病理角度看,胰岛β细胞数量可能减少,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也受损,导致无法有效降低血糖。遗传因素会影响胰岛β细胞的发育、功能和存活,如某些基因缺陷可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先天存在不足;长期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持续刺激胰岛β细胞,也会使其功能逐渐耗竭;年龄增长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自然衰退,进一步加重胰岛素分泌缺陷;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恶化。
肠道菌群失调
与代谢的关联:肠道菌群在机体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物质的代谢。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与健康人不同,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增多。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胆汁酸代谢等,进而影响血糖代谢。比如某些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减少,会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机体的炎症状态,从而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和血糖的调控。年龄较大的人群肠道菌群本身相对不稳定,更易出现失调;不健康的饮食结构等生活方式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可能在肠道菌群方面存在一定的易感性,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