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及不明显神经系统表现;中期有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及脑神经受累表现;晚期出现昏迷、频繁惊厥、生命体征紊乱。儿童患者中婴幼儿起病急骤、表现不典型,年长儿童接近成人表现;成人患者症状相对典型但个体有差异,有结核接触史或既往病史者及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需特别关注。
一、早期表现
全身症状:多见于儿童及初染结核的患者。起病多较缓慢,可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结核中毒症状。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诉头痛,头痛常为早期症状之一,多较轻微,呈间歇性。
神经系统表现:尚不明显,此阶段易被忽视。
二、中期表现(脑膜刺激期)
脑膜刺激征:是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重要体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尼格征(Kernig征)阳性、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征)阳性。婴幼儿则以前囟饱满、颅缝增宽为特征。
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加剧,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呕吐呈喷射性,可伴有嗜睡或烦躁不安等意识障碍表现。婴幼儿还可出现前囟膨隆、颅缝裂开等。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时可形成脑疝,常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意识障碍加重、去脑强直等。
脑神经受累:常见面神经、动眼神经、展神经等脑神经受损的表现,其中面神经受累最为常见,可表现为面神经麻痹。
三、晚期表现(昏迷期)
昏迷:患者由意识朦胧逐渐进入昏迷状态。
频繁惊厥:可呈强直性或阵挛性发作。
生命体征紊乱:最终因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儿童患者
婴幼儿起病多较急骤,常以惊厥为首发症状,而非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易被误诊。前囟未闭者颅高压表现突出,可出现前囟膨隆、张力增高,颅缝裂开等,而年长儿童的表现相对更接近成人,但仍需注意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成人患者
症状相对较典型,可清晰表述头痛、发热等表现,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如免疫状态、基础健康状况等有所不同。例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可能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而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且较重。
与其他因素相关的表现特点
生活方式与病史因素
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既往有结核病史的人群,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相关表现时更应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患结核性脑膜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症状相对隐匿,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需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