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尿失禁较常见,孕期因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激素变化致盆底肌肉改变等致,孕早中晚各期情况有差异,需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久站久坐、做凯格尔运动等,严重影响生活则就医评估,多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一、常见原因及机制
1.生理变化因素
女性怀孕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一般在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膀胱,使得膀胱的容量减少。例如,正常未孕时膀胱容量约为300-500ml,而怀孕中后期,由于子宫的压迫,膀胱容量可能会降低到200ml左右,这就容易导致孕妇出现尿失禁,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另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对盆底肌肉产生影响。激素变化可能会使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张力发生改变,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功能减弱,从而增加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2.不同孕期情况差异
孕早期:一般来说,孕早期子宫增大还不明显,对膀胱的压迫相对较轻,尿失禁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也有少数孕妇可能由于个体差异出现轻微的尿失禁情况。
孕中期:随着子宫逐渐增大,对膀胱的压迫逐渐加重,尿失禁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
孕晚期:子宫体积进一步增大,对膀胱的压迫达到高峰,此时孕妇尿失禁的情况相对更为常见。
二、特殊人群(孕妇)的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调整
孕妇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时进行适量的活动,比如散步等。适量活动有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例如,每天进行3-4次,每次15-20分钟的散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盆底肌肉的功能,减轻尿失禁的症状。
要避免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如突然用力咳嗽、大笑时尽量控制幅度。同时,孕妇可以进行凯格尔运动(盆底肌肉锻炼),这对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有帮助。凯格尔运动的方法是:孕妇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锻炼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2.医疗评估与干预
如果孕妇尿失禁情况较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医生可能会通过一些检查来了解盆底肌肉的情况等。一般不首先采用药物治疗,而是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果经过评估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例如在产后根据恢复情况可能会建议进行康复治疗等。
总之,孕妇尿失禁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孕期生理变化引起的常见现象,但如果尿失禁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是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