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腹膜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最主要,不同情况表现不同)、恶心呕吐(早期反射性,后期可能频繁且呕吐物有变化)、发热(病情发展体温逐渐升高,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一般治疗即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治疗根据致病菌选合适抗生素并考虑特殊人群)和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原发病严重等情况,方式有清理腹腔等并注意特殊人群手术前后处理)。
一、腹膜炎的症状
1.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一般为持续性、剧烈的全腹痛,疼痛程度与腹膜炎的严重程度等有关,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患者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而结核性腹膜炎的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2.恶心、呕吐:早期可能是因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由于感染中毒等可能出现频繁呕吐,且呕吐物可呈黄绿色,甚至为棕褐色粪样物。
3.发热:病情较轻时体温可正常或略有升高,随着病情发展,体温会逐渐升高,例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多有高热、脉速等感染中毒表现。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发热情况也有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发热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较低等。
二、腹膜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减轻胃肠道积气,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吸收;同时进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维持内环境稳定。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补液量和补液成分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由于体液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更要精准控制补液量和速度。
抗感染治疗:根据可能的致病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对于胃肠道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多为混合感染,常需联合使用抗生素。要考虑不同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及调整剂量。
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如腹腔内原发病严重,如胃肠道穿孔、胆囊坏疽、绞窄性肠梗阻等;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出现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者;腹膜炎病因不明,且无局限趋势者。
手术方式:包括清理腹腔、处理原发病灶等,例如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穿孔修补术等;对于阑尾穿孔引起的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并清理腹腔等。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前需充分评估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术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