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要询问手术、外伤、感染等病史;症状观察,关注腰痛、梗阻相关症状及不同年龄表现;体格检查,腰部检查肾区叩击痛、腹部检查异常包块等;影像学检查,超声初步筛查、IVU显示尿路形态及肾功能、CTU清晰显示细节、MRU适用于特殊患者;输尿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腔内情况但有创。
症状观察
输尿管狭窄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腹部不适等症状。如果狭窄导致尿路梗阻,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水肿、乏力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表达症状,需通过仔细观察其行为、体征等来判断。
体格检查
腰部检查:触摸患者腰部,了解是否有肾区叩击痛,若存在肾区叩击痛,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统梗阻,与输尿管狭窄导致的梗阻相关。
腹部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包块等情况,有助于辅助判断输尿管狭窄相关情况。不同性别患者体格检查时需注意的细节略有不同,女性要考虑到盆腔等区域与泌尿系统的关联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积水等情况。超声检查无创、简便,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的显示可能受肠道气体等影响。在儿童中,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因为儿童对辐射等有一定顾虑,超声相对安全。
静脉尿路造影(IVU):能显示尿路形态,明确输尿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肾脏功能情况。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尿路中的流动及排泄情况,可清晰显示输尿管狭窄的位置等信息。但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CT尿路造影(CTU):能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狭窄的细节,包括狭窄段的长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CTU的分辨率较高,可提供三维重建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输尿管狭窄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输尿管狭窄病例,CTU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在不同年龄患者中,CTU检查时需根据年龄调整辐射剂量等相关参数,以保障患者安全。
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对肾功能不良或对碘过敏的患者较为适用。MRU可清晰显示尿路形态,对于输尿管狭窄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患者可能不适用。
输尿管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输尿管腔内情况,明确狭窄的部位、程度、外观等,还可同时进行活检等操作。但输尿管镜检查是有创检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输尿管穿孔等。在儿童中进行输尿管镜检查需特别谨慎,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和操作方式,以减少对儿童泌尿系统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