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阑尾炎手术麻醉需进行术前评估与准备,包括病情评估和禁食禁饮;选择合适麻醉方式;诱导期平稳操作并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期保持麻醉深度稳定、循环稳定和保温;术后在复苏室观察并管理疼痛;对合并其他疾病及肥胖患儿等特殊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确保小儿阑尾炎手术麻醉安全顺利。
禁食禁饮:严格遵循小儿禁食禁饮规定,术前禁食固体食物6-8小时,禁饮清液体2-4小时,以减少麻醉后反流、误吸的风险。这是基于小儿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反流误吸风险较高的特点制定的。
麻醉选择
麻醉方式的选择依据: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等。对于简单的阑尾炎手术,可考虑椎管内麻醉,但要充分考虑小儿脊柱解剖特点,操作需更加谨慎。全身麻醉是小儿阑尾炎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要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等准确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
麻醉诱导与维持
诱导期注意事项:麻醉诱导时要平稳,避免强烈刺激。小儿气道相对狭窄,诱导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谨慎,要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因为小儿在诱导期对麻醉药物的反应更敏感,容易出现呼吸抑制等情况。
维持期管理:麻醉维持过程中要保持麻醉深度的稳定,根据手术操作调整麻醉深度。要注意维持患儿的循环稳定,小儿的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血压、心率的波动耐受性差。同时要注意保温,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术中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体温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患儿的凝血功能等。
术后麻醉恢复
复苏室观察:术后患儿需送入麻醉复苏室进行密切观察,监测呼吸、循环、意识等恢复情况。小儿在麻醉恢复期间容易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要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对于小儿要注意保持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疼痛管理:重视小儿术后疼痛管理,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但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小儿的镇痛药物或方法。小儿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要准确评估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疼痛,以利于患儿的恢复。
特殊情况处理
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如果小儿阑尾炎合并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麻醉前要充分评估心脏功能,选择对循环影响小的麻醉药物和方法。对于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要注意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必要时可延长术前准备时间或调整麻醉方案。
肥胖患儿:肥胖小儿的麻醉风险相对较高,要注意气道管理的难度增加,麻醉药物的剂量计算要根据实际体重进行调整,同时要注意术中的保温和循环监测等。因为肥胖小儿的脂肪层厚,药物分布容积改变,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