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前置胎盘处理需先进行产前评估与监测,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超声检查、贫血监测;然后采取期待疗法,如住院休息、抑制宫缩、纠正贫血;最后根据情况终止妊娠,把握终止妊娠时机,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并做好产后处理,多学科团队需密切配合,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以保障母儿安全。
一、产前评估与监测
一般检查: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同时关注阴道流血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需考虑其身体基础状况对妊娠的耐受能力等。年轻孕妇身体相对更具活力,但妊娠风险仍需重视;高龄孕妇则可能合并更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加强相关指标监测。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准确确定胎盘位置,了解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这对评估病情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胎盘位置变化等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影响胎盘血供等,进而影响超声下对胎盘情况的判断,需综合考虑。
贫血监测:由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易发生阴道流血,孕妇可能出现贫血,要定期检查血红蛋白等指标,根据贫血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等,不同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贫血病史者,需更密切监测并制定个性化纠正贫血方案。
二、期待疗法
住院休息: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这样有利于改善胎盘血供。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孕妇,要指导其正确的卧床姿势及休息要求,比如年轻孕妇可能更易因活动习惯影响休息效果,需加强宣教。
抑制宫缩:根据病情可使用药物抑制宫缩,如利托君等,但需谨慎评估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尤其要考虑孕妇的基础疾病等情况。
纠正贫血:积极纠正贫血,可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等,根据贫血程度调整治疗方案,关注不同人群对贫血纠正治疗的反应差异。
三、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时机:一般认为,孕周达36周后,胎儿成熟度较好时可考虑终止妊娠。对于有阴道大量流血甚至休克的孕妇,需立即终止妊娠。不同年龄孕妇终止妊娠的孕周选择需个体化,高龄孕妇可能需要更早综合评估胎儿成熟度等情况来决定终止妊娠时机。
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是完全性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手术时需注意尽量避开胎盘,减少出血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的孕妇,需综合评估剖宫产手术风险及对母儿的影响,制定更谨慎的手术方案。
产后处理:产后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预防产后出血,使用宫缩剂等促进子宫收缩。同时,关注孕妇产后恢复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孕妇,要加强相关基础疾病的管理。
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处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根据孕妇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以保障母儿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