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观察足部外观的皮肤颜色、温度、状态,检查足部感觉的触觉、痛觉、温度觉,评估足部血液循环的足背动脉搏动、肢体抬高试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者更要密切关注足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皮肤温度:用手触摸足部皮肤,感受温度是否与身体其他部位一致。糖尿病足患者可能出现足部皮肤温度降低的情况,这是因为血糖升高影响血管神经,导致足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使得局部皮肤温度低于正常部位。
皮肤状态:查看足部皮肤是否有破损、溃疡、水疱等情况。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足部的感觉减退,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伤,若出现皮肤破损,且难以愈合,要考虑糖尿病足的可能。比如患者可能在行走过程中不经意受伤,但因感觉不敏感未及时察觉,导致破损处逐渐发展。
检查足部感觉
触觉检查:可用棉花纤维轻触足部皮肤,看患者是否能感觉到触觉。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触觉减退或消失,若患者不能感觉到棉花纤维轻触足部的感觉,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病变相关的糖尿病足风险。例如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纤维,影响神经传导触觉的功能。
痛觉检查:用大头针轻刺足部皮肤,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感觉。糖尿病足患者痛觉可能减退,当痛觉明显减弱或消失时,意味着足部对伤害性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受伤且不易察觉。比如患者足部被小物体刺伤却无明显疼痛感觉,容易延误处理。
温度觉检查:用盛有冷水(约10℃)和温水(约40℃)的试管轻触足部皮肤,让患者区分冷热感觉。若患者不能准确区分冷热温度,说明温度觉出现异常,这也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的表现之一,增加了糖尿病足发生的风险。
评估足部血液循环
足背动脉搏动:触摸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正常情况下足背动脉搏动清晰可触及,若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足部血液循环可能出现问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动脉搏动,进而影响足部血液供应。
肢体抬高试验:让患者平卧,将下肢抬高45°,持续1分钟,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正常情况下足部皮肤颜色应保持正常,若抬高后足部皮肤发白,放下后足部皮肤发红或出现花斑样改变,提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可能与糖尿病足相关。这是因为下肢抬高时,血液供应减少,正常血管能通过调节保持皮肤颜色,而血液循环不佳的足部则不能。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感觉和血管功能都可能有所下降,更应密切关注足部情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足部神经和血管,需更加细致地进行自我足部检查;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更要加强自我足部观察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