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有糖尿病病史及诱因,临床表现有多尿等症状加重、消化道症状、呼吸深快等,实验室检查血糖显著升高、血酮体升高等,可通过试纸法等检测酮体,需与其他酸中毒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有糖尿病病史者出现相关症状要警惕DKA并及时就医。
一、临床表现评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通常有糖尿病病史,近期可能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等诱因。患者会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DKA可能起病更急,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可能更突出,易被误诊为急腹症;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需特别留意。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糖:血糖一般显著升高,通常在16.7~33.3mmol/L(300~600mg/dl)之间,有时可更高。升高的血糖是诊断DKA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血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进一步加重脱水。
2.血酮体:血酮体升高,血酮体定性试验强阳性,定量检查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血酮体升高是由于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
3.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血液pH值降低,通常低于7.35,碳酸氢根浓度降低,多小于15mmol/L,碱剩余负值增大,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根据酸中毒程度可分为轻度(pH7.25~7.35)、中度(pH7.10~7.24)、重度(pH<7.10)。
4.电解质:血钾浓度在DKA初期可正常或偏高,这是因为细胞内钾离子外移以及脱水导致血液浓缩。但在补液、胰岛素治疗后,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若不及时补充,会出现低钾血症。血钠和血氯可降低,血磷也可降低。
5.尿常规: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
三、酮体的检测方法
1.试纸法:临床上常用尿酮体试纸检测,操作简便,但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如患者服用某些药物等。血酮体的检测可采用酶学方法等,相对更准确。
四、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酸中毒相鉴别,如饥饿性酮症、酒精性酮症、乳酸性酸中毒等。饥饿性酮症多发生在长期饥饿、节食的人群,血酮体升高,但血糖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酒精性酮症常有大量饮酒史,血酮体升高,血糖多正常;乳酸性酸中毒常有服用双胍类药物、严重感染、缺氧等诱因,血乳酸明显升高,pH降低,但血酮体一般正常。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一旦怀疑DKA,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便尽早开始治疗。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要高度警惕DKA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