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是长期大量饮酒引发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症状多样,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全身有乏力、发热;肝脏有肿大、黄疸等表现,不同人群症状表现程度有差异,长期大量饮酒是关键因素,有基础病史人群症状更复杂进展更快。
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从发病机制来看,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干扰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进而导致食欲下降。例如,长期饮酒者原本规律的饮食习惯被打破,进食量较以往显著减少。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严重时可引发呕吐。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会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胃蠕动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比如,饮酒后不久可能就会感觉胃部不适,接着出现恶心,随后呕吐出胃内容物。
腹痛:腹痛也是酒精性肝炎可能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这是因为酒精性肝炎会导致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同时炎症也可能波及周围组织,引起腹部疼痛。例如,患者会感觉上腹部有持续或间歇性的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和休息。
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普遍会感到全身乏力,缺乏精力,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主要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机体的代谢过程,能量产生不足,从而导致全身乏力。比如,患者原本可以从事的轻度体力活动,现在却感觉力不从心,容易疲劳。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多为低热。这是因为肝脏炎症反应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例如,患者会感觉身体发热,测量体温发现有升高情况。
肝脏相关表现
肝脏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肿大,质地可能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酒精性肝炎导致肝脏细胞受损、炎症浸润,使得肝脏体积增大。比如,医生在进行腹部触诊时,可感觉到肝脏的下缘较正常位置下移或厚度增加。
黄疸: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黄疸。例如,患者的皮肤会呈现出淡黄色,巩膜也会明显发黄。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酒精性肝炎的症状可能在表现程度上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男性由于饮酒频率和量可能相对较高,发病后症状可能更易较早出现且相对较为明显。而女性对酒精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即使饮酒量不如男性多,也可能更快出现肝脏损害及相应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是关键因素,有长期酗酒史的人群更易罹患酒精性肝炎并出现上述症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胃肠道疾病或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酒精性肝炎的症状可能会更加复杂,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