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可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史等方面鉴别。DKA患者多有糖尿病史,起病可急可缓,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血糖16.7-33.3mmol/L左右,血酮体明显升高,血浆渗透压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常见诱因有胰岛素突然减量或停用等;HHS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缓慢,严重脱水,意识障碍突出,血糖常显著升高大于33.3mmol/L,血酮体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大于320mOsm/L,常见诱因有感染等,需综合多方面评估鉴别,特殊人群要仔细询问病史等避免误诊漏诊。
一、临床表现方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多有糖尿病病史,起病可急可缓,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这是因为丙酮呼出所致)、脱水表现(皮肤干燥、眼眶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儿童患者可能因腹痛等表现易被误诊为急腹症,需特别注意询问糖尿病病史。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较缓慢,主要表现为严重脱水,如皮肤弹性差、眼窝深陷、尿量减少等,但一般无明显酮症酸中毒的呼吸改变,意识障碍相对更突出,可表现为嗜睡、昏迷等,部分患者可能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方面
血糖:DKA患者血糖一般在16.7-33.3mmol/L左右,也可更高;HHS患者血糖常显著升高,多大于33.3mmol/L。
血酮体:DKA患者血酮体明显升高,多在4.8mmol/L以上;HHS患者血酮体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血浆渗透压:HHS患者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常大于320mOsm/L;DKA患者血浆渗透压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电解质:两者均可有电解质紊乱,DKA患者多有血钾降低(治疗前由于血液浓缩等可能血钾正常或偏高,但经过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会出现血钾降低)等情况;HHS患者也可有钠、钾等电解质紊乱,但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三、病史方面
DKA:常见诱因有胰岛素突然减量或停用、感染、创伤、手术等,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A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胰岛素管理不当,容易引发DKA。
HHS:常见诱因有感染、应用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摄入大量含糖饮料或食物、水摄入不足等,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能维持一定水平,但存在相对胰岛素不足及脱水倾向。
通过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史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和老年等特殊人群,更要仔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各项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因为不同人群的疾病表现和诱因有所不同,正确的鉴别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