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进食后不适持续超2周、恶心呕吐频繁、不明原因体重1个月下降5%及以上、血糖波动大且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老年出现相关症状等情况均需就医,因这些情况可能与糖尿病性胃轻瘫相关,会影响进食、血糖及生长发育等。
一、消化道症状相关就医指征
1.进食后不适持续存在
糖尿病患者若进食后经常出现早饱(即食量明显较以往减少就有饱腹感)、上腹胀满感,且这种情况持续超过2周,应考虑就医。因为糖尿病性胃轻瘫会导致胃动力下降,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从而引起进食后的上腹部不适。例如,原本能吃2两米饭,现在吃1两就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且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就需要重视。
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也需就医。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排空障碍,食物滞留易引起恶心,严重时可出现呕吐,若呕吐频繁,如每天呕吐1-2次且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2.体重变化异常
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在1个月内体重下降5%及以上时,要考虑是否与糖尿病性胃轻瘫导致的进食减少、营养吸收不良有关,需就医评估。因为胃轻瘫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起体重下降。比如原本体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近期体重逐渐减轻,且没有刻意控制饮食或增加运动量,就需要排查胃轻瘫的可能。
二、血糖控制相关就医指征
1.血糖波动明显
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若同时出现胃轻瘫相关症状,且血糖波动较大,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差值超过5mmol/L,且这种情况与进食量和进食时间无明显规律时,应就医。因为胃轻瘫会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进而影响血糖的波动,例如进食后本该出现的血糖升高不明显,或者血糖升高后下降缓慢,都提示胃排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评估胃轻瘫情况以调整降糖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持续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若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长期高于7%,且排除了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的明显影响后,需考虑胃轻瘫导致营养吸收和血糖调节异常的可能,应就医检查胃功能。
三、特殊人群就医指征
1.儿童糖尿病患者
儿童糖尿病患者出现进食后反复呕吐、不愿进食,且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时,要高度重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轻瘫会严重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如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正常范围的2个标准差,或者体重不增反降,就需立即就医。
2.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消化道症状时更应及时就医。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减退,糖尿病性胃轻瘫会加重其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的上腹胀满,影响正常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同时,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胃轻瘫可能迅速导致其身体状况恶化,所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