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腹腔内脏器病变(如胃肠道穿孔、肠道炎症、肝胆系统疾病等)、腹腔内出血(如肝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腹腔内感染扩散(如盆腔感染蔓延、其他腹腔内感染扩散等)以及医源性因素(如腹腔手术污染、医疗器械刺激等),不同因素引发腹膜炎的机制及相关注意事项各有不同。
一、腹腔内脏器病变导致
1.胃肠道穿孔:胃溃疡穿孔是较为常见的原因,胃酸和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引发炎症。例如,有长期胃溃疡病史的患者,若未规范治疗,发生穿孔的风险增加,胃酸等消化液刺激腹膜后,会迅速引起剧烈腹痛等腹膜炎表现。对于有胃溃疡病史的人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以降低穿孔风险。
2.肠道炎症:如阑尾炎,阑尾管腔堵塞后,细菌繁殖,阑尾黏膜受损,细菌侵入阑尾壁并蔓延至腹腔,引起阑尾周围炎进而导致腹膜炎。儿童若患阑尾炎,由于其大网膜发育不完善,病情进展往往较快,更易引发弥漫性腹膜炎。所以儿童患阑尾炎需及时就医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3.肝胆系统疾病:胆囊炎穿孔时,胆囊内的胆汁流入腹腔,可引起严重的化学性腹膜炎。有胆囊结石病史的人群,结石反复刺激胆囊黏膜,易诱发胆囊炎,进而增加穿孔风险导致腹膜炎。中老年人群若有胆囊结石相关病史,应注意定期监测胆囊情况,必要时遵医嘱处理结石。
二、腹腔内出血
1.肝脾破裂:外伤是常见原因,如车祸等导致的腹部撞击,可引起肝脾破裂,血液刺激腹膜引发腹膜炎。对于有外伤史的人群,尤其是腹部受伤后,需密切观察自身症状,若出现腹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原因可能使肝脾破裂风险相对较高,更应注意避免外伤。
2.异位妊娠破裂:育龄期女性若发生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刺激腹膜,可引发腹膜炎。此类情况需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停经后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三、腹腔内感染扩散
1.盆腔感染蔓延:女性盆腔内的感染,如盆腔炎等,可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系统等途径扩散至腹腔,引起腹膜炎。女性在经期、产后等特殊时期,生殖系统抵抗力相对较低,易发生盆腔感染,进而增加腹膜炎风险。此时要注意经期卫生、产后护理等,预防盆腔感染。
2.其他腹腔内感染扩散:如腹腔内其他部位的脓肿,如膈下脓肿等,感染物质可突破包膜扩散至腹腔,引发腹膜炎。有腹腔内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感染扩散。
四、医源性因素
1.腹腔手术污染:腹腔内手术操作过程中,若发生污染,如胃肠道内容物溢出等,可引起术后腹膜炎。例如胃肠道手术时,若肠道准备不充分等,可能导致腹腔污染引发炎症。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减少医源性腹膜炎的发生风险。
2.医疗器械刺激:腹腔内放置的某些医疗器械,如透析导管等,若发生感染等情况,可能刺激腹膜引发腹膜炎。对于放置有腹腔医疗器械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相关部位情况,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