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有什么区别
神经性头痛与偏头痛在定义病因、症状表现、诊断鉴别、治疗预防上有区别。神经性头痛与精神心理因素致肌肉紧张有关,呈紧箍样压迫痛,靠病史临床表现诊断,以缓解肌肉紧张等治疗预防;偏头痛是神经血管性疾病,具遗传易感性,典型有先兆后单侧搏动痛,依临床症状诊断,急性用特异或非特异药物,预防避诱发因素。儿童患者需关注相关因素,女性偏头痛患者在激素变化期要注意预防。
神经性头痛:又称紧张性头痛,多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是由于头部肌肉紧张收缩引起的头痛,其病因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导致头颈部肌肉持久收缩,进而产生头痛症状。常见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如学生、上班族等,年龄上无特定偏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病因与遗传、神经递质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等有关,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发病年龄多在儿童期至中年。
症状表现
神经性头痛:疼痛性质多为头部紧箍样、压迫样疼痛,疼痛程度一般为轻至中度,疼痛部位可累及整个头部,呈弥漫性,疼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一般不会有先兆症状,但可因精神紧张等因素而加重。
偏头痛:典型偏头痛有先兆症状,如视觉先兆(眼前闪光、暗点等)、感觉先兆(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疼痛程度多较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疼痛持续时间可持续4-72小时。无先兆偏头痛则没有明显先兆症状,以双侧头部疼痛多见,但仍有单侧起病的情况,症状与典型偏头痛类似。
诊断与鉴别
神经性头痛: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等)排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偏头痛: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国际头痛协会制定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如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头痛、符合偏头痛的疼痛特点、伴有相关伴随症状等,同时也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头痛。
治疗与预防
神经性头痛:治疗上以缓解肌肉紧张、放松心情为主,可采用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如按摩、热敷头部肌肉等),必要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预防方面要注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避免长时间紧张工作等。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可使用特异性药物(如麦角胺类药物、曲坦类药物)缓解疼痛,非特异性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预防偏头痛要避免诱发因素,如某些食物(奶酪、巧克力等)、强光、噪音、睡眠不足等,对于有频繁发作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预防性用药。
对于儿童患者,神经性头痛可能与学习压力、睡眠不足等有关,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和作息;偏头痛在儿童中也有发生,要注意观察儿童头痛的特点,及时就医。对于女性偏头痛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时期要格外注意预防偏头痛发作,调整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