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是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的病理状态,病因有钾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含胃肠道、肾脏丢失)、分布异常,临床表现有神经肌肉系统肌无力等、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等、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等,诊断依据血清钾检测结合病史等,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补充钾剂(口服、静脉补钾需注意浓度速度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女性特殊时期、有基础病史患者补钾需谨慎并密切监测。
一、定义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的病理状态。钾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电解质,对神经肌肉兴奋性、心肌收缩等多种生理过程起关键作用。
二、病因
(一)钾摄入不足
长期禁食、少食、偏食等情况可导致钾摄入不足,例如长期胃肠外营养未合理补充钾剂时易发生。
(二)钾丢失过多
1.胃肠道丢失: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肠瘘等,使钾从消化道大量丢失。2.肾脏丢失:肾小管性酸中毒、长期应用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致肾脏排钾增多。
(三)钾分布异常
碱中毒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使用大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促进钾进入细胞内,均可引起血清钾降低。
三、临床表现
(一)神经肌肉系统
轻中度低钾可出现肌无力,先累及四肢,表现为软弱无力,逐渐加重可累及躯干、呼吸肌,严重时可致软瘫。部分患者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二)消化系统
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严重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
(三)心血管系统
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发生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四、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血清钾检测,血清钾浓度<3.5mmol/L即可确诊低钾血症,同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病因。
五、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发病
积极处理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发疾病,如控制呕吐、治疗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二)补充钾剂
1.口服补钾:常用枸橼酸钾等,适用于能口服的患者。2.静脉补钾:严重低钾或不能口服者需静脉补钾,补钾时需注意控制浓度(一般不超过0.3%)、速度(成人一般不超过20mmol/h),且需监测血钾及心电图变化。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补钾需格外谨慎,应严格控制补钾速度与浓度,避免因补钾不当引发高钾血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同时需密切观察患儿神经肌肉及心血管系统反应。
(二)老年患者
老年人常伴有肾功能减退,补钾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血钾水平,防止补钾过量导致高钾血症,用药过程中需关注有无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变化。
(三)女性特殊时期
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钾代谢,需关注自身血钾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检查,必要时调整钾摄入与监测。
(四)有基础病史患者
患有肾脏疾病、心脏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补钾时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定期复查血钾及相关指标,以避免因钾代谢异常加重基础疾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