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检查包括视诊、探诊、X线检查、牙髓活力测试及其他检查等。视诊观察牙齿外观等情况;探诊探测龋洞深度等;X线检查有根尖片和曲面体层片,分别用于观察根尖周及全口牙齿等情况;牙髓活力测试有冷诊法和热诊法;其他检查有血常规和血糖检查等,不同年龄人群检查重点及注意事项不同,如儿童检查要轻柔,特殊患者检查需谨慎,血糖检查可排查糖尿病等。
探诊:使用探针探测牙齿的龋洞深度、位置,以及牙龈沟的深度等。通过探诊可以了解龋洞是否已经接近牙髓,牙龈沟深度是否异常,比如正常牙龈沟深度一般在2-3mm左右,若超过3mm可能提示有牙周疾病。对于儿童探诊时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的恐惧和不适;对于有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探诊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导致血压波动。
X线检查
根尖片: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情况,如是否有根尖周炎症、根尖周囊肿等。通过根尖片能看到牙齿的根管形态、根尖周骨质的变化等。在儿童中,根尖片检查可用于评估乳牙牙根的吸收情况以及恒牙胚的发育状况;对于有长期牙痛病史的患者,根尖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慢性根尖周病变。
曲面体层片:能够显示全口牙齿的影像,对于了解多颗牙齿的整体情况、颌骨的发育情况以及是否有颌骨肿瘤等有帮助。例如可以看到双侧牙齿的分布、牙槽骨的高度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通过曲面体层片观察的重点不同,儿童可以查看颌骨和恒牙胚的发育是否正常,成年人则可用于排查颌骨的一些病变情况。
牙髓活力测试
冷诊法:使用冷刺激源(如冷水、冷棉签、冷牙胶棒等)测试牙髓活力。正常牙髓对冷刺激会有短暂的敏感反应。如果牙髓坏死,对冷刺激无反应;如果牙髓充血,可能会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反应。对于儿童进行冷诊时要注意控制冷刺激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牙齿敏感加剧;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特殊医疗设备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冷诊法,因为冷刺激可能会干扰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热诊法:使用热刺激源(如热牙胶棒等)测试牙髓活力。正常牙髓对热刺激也有一定反应,牙髓炎症时热诊可能会引起疼痛加剧。热诊法对于儿童操作时同样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防止烫伤患儿口腔黏膜;对于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热诊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需谨慎操作。
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有炎症存在。不同年龄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所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成年人较高,在判断是否有感染时要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分析。例如儿童牙痛合并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有较为严重的感染情况。
血糖检查:对于长期牙痛且病因不明确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等疾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口腔感染等并发症,血糖升高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等。糖尿病患者牙痛时,感染控制相对困难,且自身的代谢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牙痛的相关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