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脑萎缩会引发认知功能障碍(近远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行走不稳、肢体震颤)、性格行为改变(孤僻冷漠、懒散自理差)、神经系统其他症状(言语障碍、头痛头晕),老年人、女性患者及长期大量饮酒者有不同注意事项,需关注相关表现、定期检查、及时戒酒并规范诊治。
一、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酒精性脑萎缩患者常出现认知功能方面的异常。在记忆力方面,可能会逐渐出现近记忆力减退,比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刚刚放置的物品位置等。这是因为酒精对大脑海马等与记忆相关区域产生损害,影响了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功能。随着病情进展,远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对过去发生的较久远事件的回忆变得困难。在注意力方面,患者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散,在进行日常活动或学习新知识时,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这与酒精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失衡、脑功能紊乱有关。
二、共济失调相关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共济失调表现,如行走不稳,走路时步态蹒跚,左右摇晃,如同醉酒步态,这是由于酒精损害了小脑等参与运动协调的脑区,导致身体平衡和运动协调功能障碍。在肢体运动方面,可能出现肢体震颤,尤其是在做精细动作时,如拿筷子、系纽扣等,震颤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小脑受损影响了对肌肉运动的精确控制。
三、性格行为改变相关症状
部分酒精性脑萎缩患者会出现性格和行为的改变。性格上可能变得孤僻、冷漠、自私,对家人和朋友的态度变得冷淡,不再像以前那样热情。行为上可能出现异常,比如变得懒散,不愿意参与以往感兴趣的活动,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个人卫生状况变差等。这是因为酒精对大脑额叶等与人格、行为调节相关区域的损害,影响了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和脑区的功能整合。
四、神经系统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语速减慢,词汇表达困难等。这是由于酒精对大脑语言中枢等区域的损伤,导致语言功能出现障碍。另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头晕则会让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感等不适,这些症状与酒精引起的脑血管痉挛、脑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酒精性脑萎缩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且康复难度较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其认知、运动等功能变化,家人应协助其进行简单的认知训练和肢体康复锻炼,同时要严格督促患者戒酒,因为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酒精对其大脑的损害修复能力更差。
女性患者:女性酒精性脑萎缩患者在发病机制上可能与男性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酒精对大脑的损害可能更早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在护理方面,要更加注重心理关怀,因为性格行为改变可能对其家庭关系等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长期大量饮酒者:长期大量饮酒者是酒精性脑萎缩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脑萎缩的迹象并及时干预。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立即戒酒,并尽快到医院进行规范的诊治,通过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来延缓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