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患者护理需注意皮肤定时翻身保持清洁干燥并使用辅助用具保护骨隆突,体位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调整,呼吸道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拍背吸痰且保持病房空气适宜,泌尿系统鼓励多饮水、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定期更换,营养保证充足摄入不能自食者鼻饲,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循序渐进,特殊人群中儿童康复训练重趣味安全,老年翻身轻柔调整康复强度并关注心理,女性经期注意会阴清洁,男性尿管护理无菌,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并与家属沟通传授护理方法。
一、皮肤护理
瘫痪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需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皮肤有汗液、尿液等应及时清理。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辅助用具,减轻局部压力。对于骨隆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可使用减压贴等保护。
二、体位护理
应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例如,上肢可保持肘关节微屈,腕关节背伸,手指略呈半握拳状;下肢可将足底垫起,保持踝关节90°,防止足下垂。根据病情定期调整体位,避免同一姿势过久。
三、呼吸道护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对于咳痰无力者,可使用吸痰器辅助吸痰。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一般室温维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
四、泌尿系统护理
为预防尿路感染,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ml,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尿管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尿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更换尿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五、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对于不能自行进食者,可通过鼻饲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保证热量供给。注意饮食均衡,如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可通过新鲜蔬菜、水果补充。
六、康复护理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肢体的屈伸、旋转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当患者具备一定肌力时,指导其进行主动运动,如借助辅助器具进行肢体活动等。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瘫痪患者: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需严格遵循,康复训练应更注重趣味性和安全性,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营养支持要保证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饮食搭配需兼顾营养与口感。
老年瘫痪患者: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皮肤更脆弱,翻身时需更加轻柔,防止皮肤损伤。康复训练强度应适当调整,可结合其身体耐受情况逐步增加训练量。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女性瘫痪患者:经期时需特别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加重。选择合适的经期护理用品,保持局部干燥。
男性瘫痪患者:注意尿管护理的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引发其他并发症。
八、其他注意事项
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状况、二便情况等,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向家属传授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康复训练技巧,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