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与肠胃炎在症状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方面存在差异。急性阑尾炎典型为转移性右下腹痛等,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血常规白细胞等升高;肠胃炎主要是腹痛腹泻等,腹部多无固定压痛点,血常规白细胞等变化因感染类型而异,腹部超声、CT表现也不同。
一、症状表现方面
急性阑尾炎: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始多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若合并穿孔等情况,体温可更高。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有差异,儿童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较快,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相对更明显;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症状可不典型,腹痛可能不剧烈,但全身反应较重。
肠胃炎: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腹痛部位不固定,可为脐周等部位,腹泻次数较多,呈稀水样便或糊状便,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一般发热程度相对较轻,多为低热,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可能有中度发热。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经常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者更易出现肠胃炎,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
二、体征方面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压痛,是重要体征,部分患者可触及右下腹包块(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在穿孔时更明显,儿童因腹壁较薄,体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可发现右下腹压痛等表现。
肠胃炎:腹部查体多无明显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可能亢进,一般无腹膜刺激征,除非是严重的感染性肠胃炎导致肠道炎症较重,但相对少见。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升高,一般白细胞可在(10-20)×10/L左右,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0%以上,若合并穿孔等情况,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更高。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白细胞计数波动范围可能相对较大,但总体趋势与成人相似。
肠胃炎: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降低。
粪便常规:
急性阑尾炎:一般粪便常规无明显异常,若阑尾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黏膜少量出血,可能粪便隐血试验弱阳性。
肠胃炎: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等,若为病毒感染,可能无明显异常,或可见少量白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的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腹部超声:
急性阑尾炎:可发现肿大的阑尾,若阑尾周围有渗出等情况,可显示阑尾周围低回声区等,对诊断有帮助,尤其适用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因为相对X线等检查,超声无辐射。不同年龄儿童腹部超声表现类似成人,但需注意儿童腹部脏器相对较小,操作时需更细致。
肠胃炎:腹部超声多无特异性表现,可能显示肠道蠕动增快等,但一般不作为肠胃炎的主要诊断依据。
腹部CT:
急性阑尾炎:可清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对于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更准确判断阑尾周围有无脓肿等并发症。不同年龄人群腹部CT表现类似,但需根据年龄调整扫描参数等。
肠胃炎:腹部CT一般无特异性改变,除非是严重的坏死性肠炎等特殊情况,一般不用于肠胃炎的常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