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引发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包括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多见于病程长的患者,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且夜间重)和小纤维神经病变(致痛觉过敏、温度觉异常);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部肌肉萎缩;自主神经病变涉及心血管系统(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消化系统(胃排空延迟致早饱等)、泌尿生殖系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膀胱功能障碍)及汗腺分泌异常(少汗或无汗等),这些病变会影响患者多方面功能及生活质量。
小纤维神经病变:主要影响小直径的神经纤维,可导致痛觉过敏(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温度觉异常(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等。患者可能会觉得对疼痛的感受比正常人更强烈,或者对冷热的感知不敏锐,比如很难准确感知水温是否过热或过冷,这会增加烫伤或冻伤的风险,尤其对于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来说,这种风险更高,因为他们本身的感觉就已经减退,再加上小纤维神经病变进一步干扰了温度觉的感知。
运动神经病变
足部肌肉萎缩:由于神经病变影响了运动神经对足部肌肉的支配,导致足部肌肉力量减弱,长期可出现肌肉萎缩。表现为足部肌肉变得松弛、无力,足的外形可能发生改变,比如足弓可能会变平。这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使患者行走时容易出现步态异常,增加跌倒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时间较长的患者,肌肉萎缩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可表现为静息性心动过速(在休息状态下心率超过正常范围)、直立性低血压(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血压明显下降,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这是因为自主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失衡,高血糖损伤了自主神经的纤维,影响了其正常的调节功能。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就存在一定的老化,再加上自主神经病变,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方面的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比如直立性低血压导致的晕厥可能会引发外伤等并发症。
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排空延迟(糖尿病性胃轻瘫),表现为早饱、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患者进食后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不能正常排空进入肠道,导致消化不良。这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功能有关。对于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且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因为进食后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长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在男性可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阴茎的血管和神经调节,导致阴茎不能正常充血勃起。在女性可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膀胱不能正常排空尿液)或尿失禁(不自主地排尿)。这种自主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增多,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汗腺分泌异常:可出现少汗或无汗,尤其是在下肢,而上肢和躯干可能出汗增多。少汗会导致皮肤干燥,容易发生皲裂,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而多汗可能会导致局部潮湿,也容易引发皮肤问题。这种汗腺分泌异常也是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之一,与神经病变影响了汗腺的神经调节有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皮肤屏障功能本就因为高血糖等因素有所下降,再加上汗腺分泌异常,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