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可引起疼痛(包括肾绞痛和钝痛)、血尿(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发热寒战),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需注意鉴别及综合治疗。
钝痛:主要是由于结石在肾脏或输尿管内缓慢移动,刺激黏膜引起。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的隐痛、胀痛等。这种疼痛相对肾绞痛来说程度较轻,但会持续存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合并心血管疾病等,钝痛可能会被其他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需要仔细鉴别。
血尿
肉眼血尿:部分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这是因为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了肾盂、输尿管或膀胱的黏膜,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尿的颜色可呈鲜红色、洗肉水样等。例如,输尿管结石患者在结石活动时,可能会出现肉眼血尿,同时伴有肾绞痛症状。不同性别患者的血尿表现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月经期可能会干扰血尿的观察,需要注意区分。对于儿童患者,肉眼血尿可能会引起家长的紧张,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镜下血尿:很多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尿常规检查时可发现镜下血尿,即尿液外观无明显异常,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这是由于结石对尿路黏膜的轻微损伤引起的少量出血,通过显微镜才能发现。镜下血尿可能在患者没有明显疼痛症状时被发现,对于无症状的镜下血尿患者也需要重视,因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结石等病变。
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当结石刺激膀胱黏膜时,可引起尿频、尿急症状。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而尿急是指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例如,膀胱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不同年龄的患者尿频、尿急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排尿动作,但不能准确表达尿急的感觉,而成年人则能较清晰地描述症状。对于女性患者,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更容易因结石刺激膀胱而出现尿频、尿急症状,需要注意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相鉴别。
排尿困难:当结石位于尿道内或结石引起尿路梗阻较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甚至出现尿潴留。例如,尿道结石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排尿困难,严重时尿液无法排出。老年男性患者如果同时合并前列腺增生,再出现泌尿系统结石,可能会加重排尿困难的症状,需要综合评估病情进行治疗。儿童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尿道结石等情况也会出现相应表现。
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当泌尿系统结石引起剧烈肾绞痛时,可反射性地引起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肾脏的神经与胃肠道的神经有一定的关联,疼痛刺激会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例如,肾绞痛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其液体摄入量和电解质情况。成年人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也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发热、寒战:如果泌尿系统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细菌在感染的部位生长繁殖,释放毒素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例如,肾盂肾炎继发于肾结石时,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同时可能伴有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泌尿系统结石合并感染时更容易出现发热、寒战等严重症状,需要及时治疗感染,控制结石病情。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可能发展较快,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