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低血糖症状包括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儿童有多汗、哭闹不安、饥饿感等,成人有出汗、颤抖、心慌、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低血糖症状(儿童有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惊厥等,成人有精神不集中、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老年人中枢神经低血糖症状更易出现),不同人群突发低血糖症状有特点差异,儿童症状不典型、变化快,老年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不明显、中枢神经低血糖症状易现,糖尿病患者可能有无症状性低血糖或因降糖治疗症状有别。
1.自主神经低血糖症状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
儿童:可能出现多汗,尤其是额头、手心等部位出汗较多,这是因为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汗腺分泌增加。对于婴幼儿,还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这是由于身体不适通过哭闹来表达。青少年可能会有饥饿感明显,这是因为低血糖刺激了饥饿中枢,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可能相对成人更为多样且不太典型。
成人:常见的有出汗,可表现为全身大汗淋漓,同时伴有颤抖,多为双手颤抖,这是因为血糖降低影响了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不自主震颤。还会有心慌,即心悸,感觉心跳加快、加强,这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活动增强的表现。此外,还可能出现饥饿感,这是人体对血糖降低的一种本能反应。
中枢神经低血糖症状:
儿童: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在上课或玩耍时不能集中精力听讲或参与游戏,这是因为大脑供能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随着低血糖加重,可能会出现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或者相反的表现,如嗜睡、意识模糊等。婴幼儿可能还会出现惊厥,这是由于低血糖对大脑的严重影响,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
成人:初期可能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比如工作时反应变慢,说话也变得迟缓。接着可能出现视物模糊,严重时会有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物体等。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这是大脑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老年人由于脑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在中枢神经低血糖症状上可能更为敏感,出现相关症状的时间可能更早,且恢复相对困难。
2.不同人群突发低血糖症状的特点差异
儿童:儿童的低血糖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除了上述常见表现外,由于其对低血糖的代偿能力较弱,一旦出现低血糖往往症状出现得比较急且变化快。例如婴儿可能在低血糖时首先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而不是典型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是因为婴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能量储备相对较少,血糖波动对其影响更为显著。
老年人:老年人突发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可能不明显,比如出汗、颤抖等表现可能不突出,但中枢神经低血糖症状更容易出现,如嗜睡、昏迷等情况相对较多见。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减退,对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减弱,而大脑的老化使其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突发低血糖时的症状可能与非糖尿病患者有所不同。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即没有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就直接进入昏迷等严重状态,这需要特别警惕,因为患者自己可能无法及时察觉低血糖的发生。而正在接受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其症状可能会因为正在进行的降糖治疗而有所干扰,比如使用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其症状可能与单纯低血糖的表现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