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疼痛(肾绞痛为典型,还有钝痛)、血尿(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以及其他症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上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孕妇需特殊对待。
钝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的钝痛,多是由于较大的结石在肾盂或肾盏内压迫、摩擦肾盂黏膜引起。这种疼痛相对肾绞痛来说程度较轻,但可持续存在,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的隐痛或胀痛,活动后可加重。比如较大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可能长期有腰部的钝痛感觉,在活动后疼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加剧。
血尿
肉眼血尿:结石与尿路黏膜摩擦,导致黏膜损伤出血,可引起肉眼可见的血尿。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重者可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例如,输尿管结石患者在结石移动过程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有时可明显看到尿液颜色变红。血尿的出现与结石对尿路黏膜的损伤程度相关,结石活动度大时,对黏膜的损伤较重,血尿可能更明显。
镜下血尿:很多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尿常规检查时可发现镜下血尿,即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但肉眼看不到尿液颜色改变。这是因为结石对尿路黏膜的轻微损伤就可引起红细胞渗出,但出血量较少,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比如一些较小的肾结石,在未引起明显症状时,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容易被忽视,需要通过尿常规等检查才能发现。
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尿痛:当结石刺激膀胱黏膜或合并尿路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是指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或耻骨上区等部位疼痛。例如,膀胱结石患者由于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排尿中断等情况;输尿管下段结石累及膀胱时,也可引起类似的膀胱刺激症状。
排尿困难:尿道结石可引起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这是因为结石堵塞尿道,阻碍尿液排出。比如男性尿道结石,由于尿道有狭窄部位,结石容易嵌顿,导致排尿困难,严重时尿液无法排出,需要及时处理。
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当泌尿系统结石引起肾绞痛时,疼痛可刺激胃肠道,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患者常伴有恶心感,随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例如,肾绞痛发作时,患者除了腰部剧烈疼痛外,往往会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需要结合泌尿系统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发热、寒战:如果泌尿系统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且感染较重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细菌在感染部位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例如,肾盂肾炎常由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引起,患者除了有泌尿系统结石的相关症状外,还会出现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及局部感染症状,此时需要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泌尿系统结石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以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为主,且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尿道较短,发生尿道结石相对男性较少,但输尿管结石等情况与男性类似;长期饮水少、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结石,其症状出现可能与结石形成过程及对尿路的影响相关;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或既往有结石病史的人群,结石复发时症状可能相对更典型或有一定的规律性。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泌尿系统结石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用药等受到限制,主要以对症支持等非药物干预为主,要充分考虑胎儿安全,尽量采取保守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