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肝炎有多种表现,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相关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肝性脑病有精神神经症状、扑翼样震颤;部分患者有腹水表现。
一、全身症状
1.发热: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常可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一般体温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肝脏的炎症损伤等病理过程而产生的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可能发热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体温波动相对更明显些,但机制类似。
2.乏力:患者会感觉极度疲倦,缺乏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与肝脏功能受损,机体代谢、能量产生等受到影响有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功能异常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等,从而引发乏力表现。
二、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减退:患者食欲明显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儿童可能表现为奶量减少或拒食等情况。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胆汁的排泄等,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出现食欲减退。
2.恶心、呕吐:频繁出现恶心,继而可能发生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因为肝脏疾病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胃肠道蠕动及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肝脏病变可能影响到神经反射等,引发恶心、呕吐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呕吐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比如儿童呕吐后可能更易出现脱水等情况需更关注。
3.腹胀:腹部胀满不适,可能是由于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减弱以及腹水等情况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腹腔内的血液循环和消化相关的生理过程,使得胃肠道积气、积液等,引起腹胀感。
三、黄疸相关表现
1.皮肤巩膜黄染:患者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中引起黄染。黄疸可逐渐加重,儿童由于皮肤相对较薄等因素,黄疸表现可能相对更易观察到皮肤发黄等情况。
2.尿色加深:尿液颜色如浓茶色,也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经肾脏排泄的胆红素增加,使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从而导致尿色加深。
四、出血倾向
1.皮肤瘀点、瘀斑:在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这是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所致。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急性重型肝炎时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的出血表现。
2.鼻出血、牙龈出血:患者可能反复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同样是因为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功能障碍,使得鼻腔、牙龈等部位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五、肝性脑病相关表现
1.精神神经症状:早期可能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如儿童可能原本活泼的性格变得淡漠、少言,成人可能出现欣快、烦躁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是因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不能有效代谢和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进入脑部,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肝性脑病时的表现可能更具特殊性,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评估。
2.扑翼样震颤:患者可出现双手扑翼样震颤,即当患者两臂平伸时,手指出现快速的屈伸抖动,类似鸟扑翼的动作,这也是肝性脑病的典型表现之一,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肌肉不自主运动。
六、腹水相关表现
部分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按压有移动性浊音等,这是因为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门静脉高压等因素使得腹腔内液体潴留。儿童出现腹水时可能会影响其腹部外观及呼吸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腹水的进展及相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