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需进行血糖监测相关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来评估孕妇状况。空腹血糖检测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重要指标,正常<5.1mmol/L;OGTT需空腹及服糖后1、2小时采血,诊断标准为空腹≥5.1mmol/L等任一项达标准即诊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月平均血糖,正常<6.5%;尿酮体检测助判是否酮症酸中毒,阳性提示需评估血糖控制。年龄对部分检查影响不大,生活方式等会影响结果,有相关疾病孕妇监测更需关注。
一、血糖监测相关检查
空腹血糖检测:
意义:空腹血糖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值。正常空腹血糖值应小于5.1mmol/L,如果空腹血糖≥5.1mmol/L,则可能提示存在血糖异常情况。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更需密切关注空腹血糖水平。
考虑因素:不同年龄的孕妇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但年龄可能会影响孕妇的基础代谢率等情况,不过对空腹血糖正常范围的界定主要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生活方式方面,若孕妇在检查前一晚有过度进食高糖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所以检查前应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有糖尿病病史的孕妇本身血糖调控能力较差,空腹血糖的监测尤为重要,需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监测方案。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具体操作及判断标准:首先抽取空腹静脉血,然后在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静脉血检测血糖。妊娠期OGTT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考虑因素:年龄对OGTT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年龄段孕妇的身体代谢功能有所差异,但临床诊断标准是统一的。生活方式上,检查前孕妇应保持正常的饮食,若检查前过度节食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偏低,影响检查结果判断;而过度摄入高糖食物则可能使服糖后血糖升高过于明显,干扰诊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在进行OGTT时,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更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二、其他相关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孕妇近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有重要意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孕妇在孕期的血糖总体情况,而不仅仅是单次的血糖值。正常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小于6.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高于正常范围。
考虑因素:年龄不同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基本一致。生活方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孕妇在近段时间内有明显的血糖波动,可能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的孕妇,如高血压等,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可以辅助评估整体的代谢情况,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相互影响血糖代谢。
尿酮体检测:
意义:尿酮体检测可以帮助判断孕妇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出现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通过检测尿酮体可以早期发现酮症倾向。一般采用试纸法检测尿酮体,若结果为阳性,提示需要进一步评估孕妇的血糖控制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考虑因素:年龄对尿酮体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大。生活方式方面,孕妇的饮食情况会影响尿酮体结果,若孕妇过度节食导致饥饿状态,可能会使尿酮体出现阳性;而如果孕妇高糖饮食后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引发酮体产生。有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孕妇,发生酮症的风险可能增加,所以需要更频繁地检测尿酮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